第779章 什麽都不用说了,好好做吧(1(11 / 12)
sp; 「这就变成完全的粉丝经济了。」陈思琦说。
徐子君说:「但是,一个新杂志,在没有读者基本盘之前,如果粉丝经济可以帮助这个杂志安身立命,为什麽我们不可以用?这不需要粉丝去倒牛奶,也不需要他们去做数据,这一套我们《跳起来》在做年终盘点的时候,就已经做出很成熟的方案了。」
「那成为了封面人物,能怎麽样呢?」陈思琦问。
徐子君说:「由跳起来剧场为他量身定做一部剧。」
陈思琦震惊地瞪大眼睛。
徐子君:「以前从来没有人敢这麽做。」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这麽做……很容易翻车?」陈思琦说,「万一这个人演技特别烂,特别差,怎麽办?这会完全影响到跳起来剧场的声誉。」
徐子君说:「也不是每个投票第一的明星都会愿意来拍这个封面,拍跳起来剧场的戏,对吧?」
陈思琦摇头,「不行,这个太……太与我们跳起来剧场的初衷事与愿违了。」
「如果单独在跳起来剧场做一个……比如说启明星计划呢?」徐子君说,「让所有人都明确知道,跳起来剧场每年都会拿出一到两部戏,来为新杂志的封面人选量身定做。这不影响跳起来剧场的正常项目。」
「我们说不影响,别人会信吗?」陈思琦摇头,「我宁愿说这个新杂志每一期的封面都邀请一位上过跳起来剧场的演员来拍摄,少一点为了投票而产生的销量,不能把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给坏掉,这是原则性问题,一点风险都不能冒。」
在这一点上,陈思琦很坚持。
见状,徐子君也只好作罢了。
「如果不采取这个方式的话,无论怎麽做,新杂志的销量都无法稳定地说会保持在一个高位上。」
陈思琦说:「现在做一本杂志,如果价格在二十元左右,大约要卖到六千到八千本才能达到回本线,但是,因为我们本身有强大的自媒体和网络平台,杂志内容可以产生二次销售,压力会小很多,如果能够请到品牌为封面人物买单,我们的压力就会更小,你觉得呢?」
「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尝试着来做?」徐子君问。
陈思琦点头,「大不了就是失败嘛,真的失败了的话,就一年之后停刊嘛。」
徐子君沉吟片刻,说:「那也只能这样了。」
陈思琦说:「子君,我们跳起来是最容易做明星粉丝经济的媒体,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轻易用这种方式,一旦依赖上了,我们最核心的创造力就失去了,我们得不断地去找到自己的吸引点和销售点,这是我们跳起来时至今日没有走下坡路的关键。」
「明白。」徐子君说,「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想要通过粉丝经济来保住新杂志创建初期的基本盘。」
「我明白,但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