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新的市场(2)(1 / 5)

加入书签

    文娱周边丶文创等相关产业,在国内,如今只属于一个比较小的圈子。

    小众文化。

    类似于「追星」产业链一样,只有极少数的受众可以转化为消费者。

    但是,在野蛮生长的那个年代,不说美国怎麽做的,中国又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年代——

    只不过不是正版而已。

    在《还珠格格》热播的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印着几个主演头像的东西。

    也就是那个时候,市场经济还在比较野蛮生长的阶段。

    现在的影视剧周边,不是什麽人物头像挂件,就是剧中一些道具的工业化制作,怎麽说呢,定义几乎就在于「玩具」的性质。甚至连「玩具」的实用性都没有,只有收藏性。

    那除了极少数的丶真正的粉丝,谁会对你这样的东西产生兴趣。

    反倒是现在一些热门影视剧丶IP跟一些快消品牌进行的商务联名合作,做得倒是挺红火的。

    灵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基本上,灵河推出来的影视剧,一方面是跟陆严河代言的零售品牌店「兰森」有着非常固定的授权联名合作,另一方面,它们跟其他品牌也一样,尤其是以咖啡丶奶茶这类快消类的品牌为主。

    很多人都以为灵河是以影视制作业务为主,实际上,灵河这家公司成立伊始,是做版权运营的。

    公司对外的拓张业务,都是以版权运营为基础。

    陆严河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胭脂扣》跟一些中元节丶七夕节等地方活动的合作,这是一种开发,又比如《武林外传》在江芝的实景园和线下情景剧,这又是一种开发。

    而李鲁智他们想要做的丶跟实体产业结合的开发,比如文具产品等,陆严河就提到了《情书》。

    「《情书》跟我代言的一个文具品牌『百星』已经进行了两次授权合作了,都是以《情书》为主题,制作一套文具产品,基础的纸丶笔丶笔记本丶尺子等等,每一套的销量都破了千万。」陆严河说,「除了成套的套装,也单独售卖,不过这个非常看影视剧IP本身的性质,像我们除了《情书》,《武林外传》也做过这个方向的开发,但是市场销售情况就不是很好。」

    李鲁智点点头。

    「现在市场并不完善,很多东西因为没有固定的丶可以稳定产出的产业链,所以风险都很大。」陆严河说,「我们灵河自己其实没有进入制造端,我们只提供联名授权,配合宣传,而且,我们选择的合作方,都一定是国内一线品牌,对品控要求很高,因为一旦品控出问题,本来就不稳定的市场,会更加糟糕。」

    李鲁智敏锐地抓到了其中的关键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