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西图尔之夜(7200字更新)(4 / 9)

加入书签

; 到了餐厅,陆严河才发现,餐厅不止有他们,还有「小眼睛」的老板蓝天齐和不久前才在机场道别的杨洲力。

    在电影节,大家常常你拉我丶我拉他,把一个圈子的人拉到一起吃饭,尤其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这很常见。

    「蓝总。」陆严河笑着打招呼,「杨总。」

    杨洲力:「这可真是太巧了,早知道我就和你一起过来了。」

    他转头跟大家笑着解释:「我们俩是同一趟航班过来的。」

    陆严河坐下,笑着问蓝天齐:「蓝总,这一次准备买几部片子回去?」

    「小眼睛」这家公司跟国内很多从事电影制作的公司不一样,它基本上不直接从事电影制作,而是做发行。但是,它这样一家做发行的公司,又很少做国内电影的发行,主要做国外电影在国内的发行。

    一般来说,外国电影在国内的票房——尤其是电影节的这些片子,不会太高。那些票房高的片子,基本还是以特效大片为主,也轮不到「小眼睛」来做发行。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眼睛」却能够保持每年都在盈利,也一直存活着,以一种跟国内电影圈不是很紧密但又息息相关的方式,可见其能耐。

    当然,蓝天齐这个人眼光也很毒。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些电影节片子在中国卖不出票房的情况下,他几乎每两三年就能做出一部大卖的片子,比如前几年花了一百万人民币拿下中国发行权的《何以为家》,在国内获得了2.3亿的票房,去年他们发行的一部泰国电影《遗产清单》,也卖出了1.7亿的票房。

    陆严河觉得,蓝天齐是一个很罕见的丶能够懂中国观众想看什麽电影的人。现在电影圈里很多靠着时代红利而占据高位的电影人,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现在的观众想要看什麽——

    陆严河对此非常有感受。

    对于陆严河的问题,蓝天齐笑着说:「目前已经看中了两部,正在跟人谈。」

    蓝天齐做发行,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跟陆严河做电影一样,到目前为止,坚决不做大成本电影,蓝天齐则是坚决不花大价钱买某个片子的发行权,哪怕是名导的片子。

    蓝天齐在国内某个论坛上就直接说过:「在中国,不是每一个名导就真的都是名导的,真正能靠自己名字就带动一批观众走进电影的海外名导,我毫不客气地说,两只手数得过来。」

    蓝天齐又笑着说:「而且,这一次有杨总支持,碰到好的片子,可以多买两部回去。」

    陆严河有些惊讶地看着杨洲力。

    「杨总跟蓝总有合作?」

    「算不上合作,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投资。」杨洲力笑了笑,「主要是很敬佩蓝总这十年如一日地把好的国外电影引入国内,国内其实很少人做这件事,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国外的艺术电影基本没有公司在做了。」

    陆严河点头。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