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职场里的人(3 / 7)
得,跳起来剧场会带着整个影视圈变天的。」
卢庆珍笑了笑。
「但你不觉得这其实不算新鲜玩意吗?」她说,「某种意义上,这就像是国外的那些试播集一样,试播集的反馈不错,才给正式立项开绿灯。只不过因为跳起来剧场的特殊性,让跳起来剧场的戏从一开始就面向所有观众罢了。」
「是的,所以我在想,如果跳起来剧场像《实习生》这样因为播出效果很好,决定制作长剧的例子多起来,很多平台都会在正式制作长剧之前,先要求制作公司拍一个短剧,投到市场上看看反馈的。」陈梓妍说,「现在的剧集,真正为平台赚钱的不到三成,剩下的全部都是亏损丶赔钱。一方面我是真为陆严河和陈思琦能做出这样的创新感到骄傲,另一方面,我担心他们真的太过于树大招风了,这是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了。」
国内这麽多制作公司,除了那些大公司,很多中小型公司,可能一年下来也就开一个项目。
整个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靠这一个项目来养。
他们才是演艺圈的中坚力量。
如果他们的制作环境面临这样巨大的变化,中间肯定要被淘汰很多不合格的制作者。对于这个行业,对于观众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可对于陆严河呢?
陈梓妍难免忧心忡忡。
卢庆珍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说:「要做成事情,就不要怕得罪人,讲实话,咱们得罪的人还少了吗?」
陈梓妍:「以前得罪的都是个人,或者是小部份人,但这一次挑战的可能是整个行业,一件事即使正确,如果触及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也很难做下去。」
卢庆珍恍然。
「虽然现在也只是有这样一个初现的端倪,希望我只是杞人忧天吧。」陈梓妍说。
卢庆珍:「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不能说是杞人忧天,不过,这件事分两面来看的话,试播集无论是对于平台还是制作公司而言,都是好事,能够减小项目风险。如果跳起来剧场真的能够一年推出三到四部长剧化的戏,让大家看到这个模式的可复制性,就算有一些习惯过去制作模式的制作公司不愿意,剧集的采购方肯定也会让他们转变模式的。」
「到时候说不定会有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抵制平台的这种要求。」陈梓妍说,「毕竟,如果大面积地推行试播集的话,制作公司辛辛苦苦地张罗了一个班底,拍两三集戏,一旦播得不好,平台不要,那对他们来说,等于前期的辛苦就白费了。这个风险都是由制作公司来承担的,毕竟电视剧基本上还是以长篇为主,跳起来剧场的这些短剧,才是不太主流的。短剧本身也难赚钱,就算是目前跳起来剧场播出的三部剧收视率还不错,实际上也没有实现什麽盈利,前期的投入和宣传成本太高了,第一个月的GG收入就很少。」
卢庆珍说:「但是这几部戏在北极光的会员收看数据还是挺亮眼的,《少女奇遇记》和《漩涡》分别有两百多万和三百多万的会员观看完了整部剧,而《实习生》更是刚上线不久,会员观看人数就已经突破了四百万了。」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