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太会了,这个人也太会了(5 / 8)
这才两个摄影师,拍得过来吗?」陆严河又问。
「我们要是自己带更多摄影师,没有那麽多的经费,烧钱,一个人就要吃穿住行就要烧小十万。所以,我们在当地雇了几个摄影师,会跟我们一起完成所有的拍摄,我们四个人是四个小分队。」李彼笑,「每一次出来都跟打仗一样,练了一身本领出来了。」
琳玉也笑,指着这一次跟他们一起出来的两个下属,说:「他们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了。」
陆严河竖大拇指。
他小声跟陈思琦说:「我现在忽然觉得,你其实比我会会带团队。」
「你也用不着带团队啊。」陈思琦笑,「梓妍姐都已经帮你带好了。」
陆严河:「跳起来的团队现在做得真的很好。」
这不是陆严河对跳起来的团队有滤镜一一当然,他不是说他对跳起来团队没有滤镜,而是他这麽说,说跳起来团队做得真的很好,跟滤镜无关。
万欣和李颂繁听着桌上几个年轻小孩说着他们工作的事情,也挺大开眼界的他们或许还挺了解过去传统纸媒时代媒体人的情况,但这几年媒体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无论是载体,还是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
只不过,以他们现在在演艺圈所处的位置,也用不着亲自去了解周围的环境到底发生了什麽具体的变化。无论是什麽事情,都有经纪人和团队来帮他们处理。所以,很多老一辈的艺人,甚至都不怎麽用手机,更不用谈了解现在的媒体环境具体是什麽样的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的老一辈艺人只能依赖丶信任自己的团队,
最后要麽对接出现失误,要麽断章取义地理解了意思,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错误。比如他们被告诉,最近最火的梗是XXX,却没有解释清楚这个梗是怎麽个玩法,这些艺人想要体现自己「接地气」的一面,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玩这个梗,
结果玩脱了手,一个本来是表达年轻人想躺平的词,被玩成了年轻人不争气丶不努力的说教,引发众怒。
哪像现在他们听到的跳起来团队的讨论。
其实也跟他们对媒体行业的了解大相径庭。
以往各大媒体去做专访,都是要做精品的,要把方方面面都准备好,同时,
最重要的是如何写出一篇深入的专访稿件出来。那一篇稿子至少要打磨好几天的时间,哪像这些年轻人说的一样,当天采访,第二天就要从素材里做出可以公开发布的成品。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以前的报导,是媒体根据受采访者提出来的内容去选择哪些用来发表报导。现在,他们的采访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很清楚,他们要推什麽样的内容。
「现在还真是不一样了啊。」万欣感慨。
李颂繁也忍不住问了一句:「全部做成这样一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