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新的身影(2 / 7)

加入书签

原因很简单,为了控制成本,让它的风险减小,这样,才能够让更多没有执导过作品的新人导演在这个剧场获得执导的机会。机会是需要成本的,谁也不可能在一个长期项目里做不计较回报的慈善家。每周一部片子,这麽大的制作量,不压缩制作时间,还按照传统影视剧制作的模式来做,制作成本没有平台撑得住,甚至几乎无法盈利。所以,我们选择的也都是在拍摄上不复杂丶可以合理在一周内拍摄完成的故事来改编剧本。」

    「这麽大的制作量,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演艺圈制作人材的紧张和紧缺?为什麽要选择一周一部片子而不是一个月一部片子的模式呢?这样似乎更能够打造精品?」

    「很简单的道理啊,我要打造精品,我是找一个成熟的团队来拍,还是交给一个大部分是新人的团队来做?」陈思琦微微一笑,「精品剧有精品剧的做法,跳起来剧场的定位不是这个,大家对跳起来剧场不用抱太高的期待,认为它能做出多麽高质量的剧,我们都知道,这很难,内容创作永远是风险性极高的东西,我们谁都不知道观众会喜欢什麽,但我们能保证的是,我们一定是在有限的资源里,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和努力去做一个作品。我们对跳起来剧场的希冀不是它成为我们一个精品剧的标杆剧场,我们希望它成为创作者的摇篮,未来会从这个剧场里走出了不起的导演丶编剧和演员,走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摄影师丶服装师丶灯光师等等。」

    之后,岳湖台和北极光视频的负责高管也上了台,进行了一场对谈。

    他们谈及为什麽会支持做这样一个剧场,一个传统电视台,一个视频平台,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现在的影视剧制作人员越来越集中在那少数的一些人丶一些团队身上,尤其是降本增效的影响下,很多腰部项目被砍,年轻的导演丶演员都没有出头的机会。跳起来剧场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它是现在独一无二的丶大规模给予年轻人机会的一个剧场,我们作为平台,也许在这一个项目上赚不到太多收益,但我们能为自己的其他项目,发掘丶积累一批优秀的制作人才,包括我们现在就已经通过这个剧场,发现并签了好几个导演,从长远来看,它带给我们的回报是更大的。」

    -

    这场媒体见面会,主打的并不是传统影视剧那种明星效应,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行业领域里的一个论坛。

    它引发的讨论和热议,不仅仅是在大众层面,更是在业内。

    可以说,其实目前影视圈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人注意到,也不是没有人说过。

    但是,其他人说,往往被人视为牢骚,视为有人「怀才不遇」,或者是哪怕已经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大环境之下,谁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哪怕是捧着一麻袋的钱跟别人竞争一个大爆剧的编剧,也不愿意拿一千块钱一集的白菜价去给一个新人编剧机会——给了,署名权也会收走。

    陆严河他们几个人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场合,毫不保留地陈述跳起来剧场的定位,打明牌,捧新人,这种姿态无异于是一次宣告。而他们要做这件事了,这件事值得做。

    这个时候,你们其他人跟不跟呢?

    怎麽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