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三十二章 巴达维亚的未来(3 / 4)

加入书签

个南非殖民地控制在他们手里。不过,这个建议被公司高层婉言拒绝了,认为这座位于好望角的殖民据点位置非常重要,是沟通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关键节点,不会轻易出手。

    齐国人对此倒也没恼羞成怒,但却加快了该地区的移民速度,并不断往内陆腹地探索和拓殖,俨然一副深耕南非的架势。

    后来,哈维·西蒙斯先后在印度、锡兰等地服役,同样见证了齐国于上述两地的强势,俨然地区主宰者的模样。

    三年前,哈维·西蒙斯凭借专业的技能和资深的服役年限,被公司晋升为上尉,调至巴达维亚总部服役,负责南城的治安管理。

    在这里,他更加切实地感受到齐国所表现出的“强横”态度。继十几年前,齐国先后吞并梭罗(即马打兰王国)、布拉姆两个王国的领地后,又将爪哇岛--哦,对了,齐国人已将它改名为开化岛--最后一个土邦日惹王国纳入直辖领地,使得整座岛屿仅剩下巴达维亚和井里汶两处“独立势力”存在。

    齐国人为了达到彻底消化吸收这座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岛屿,一边大规模的“征募”地方土著为种植园农工和矿工,将他们转运到汉洲本土和其他岛屿用于消耗,一边疯狂地朝这座岛上移民,充实齐国人口,以实现“腾笼换鸟”的目的。

    根据齐国人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整个爪哇岛上的齐国人在不到四十年时间,人口规模便突破九十万,达到九十三万人。齐国几乎将每年从大陆、日本、安南等地区入境的近半移民人口都填充到了这座岛上。

    在这种情势下,荷兰东印度公司据有的巴达维亚,以及他们所控制的井里汶王国,便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存在。环顾四周,皆是齐国人的地盘。

    若是东印度公司或者联省共和国实力强大,自然可以岿然不动,本着“只要自己不尴尬,那尴尬的一定是别人”的心态,长久的霸占在这里。

    可问题是,齐国可不是东印度群岛那些随随便便的小土邦,它是印度洋地区的霸主,一个实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国,如何会眼睁睁地看着家门口蹲着一个外来势力?

    早在二十多年前,汉洲本土就传出一种声音,印度洋,是齐国人的印度洋,要彻底而坚决地摒除任何外来殖民势力。而东印度群岛--齐国人称之为南洋群岛--更是齐国的核心利益圈,不容任何人染指。

    齐国人群情汹汹,叫嚣着驱逐占据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甚至更进一步,扫荡非洲东海岸,将葡萄牙人的殖民势力也连根拔起,彻底在印度洋地区扎起篱笆,奠定齐国于该地区的独霸地位。

    那时候,齐国的开国皇帝尚未过世,念及荷兰人的传统友谊,压制了这股激进的风潮,暂时保留了荷兰人的体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国两代皇帝先后过世,曾经老一辈维持的“交情”已荡然无存,再加上荷兰连续经历了几场欧洲大战,实力遭到严重的削弱,早已不负昔日强国之势。

    近些年来,齐国民间又传来驱逐荷兰人的言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