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十一章 机会?(4 / 5)

加入书签

将船上配置的数门火炮“折价”卖给了伊达氏,同时还将船上搜刮的数十杆火枪,也半卖半送地给了对方。

    什么,那船只即将航行于广阔的太平洋,遇到海盗或者岛屿土著的袭击怎么办?

    别逗了,在这个时期,整个太平洋除了齐国的船只外,就只有藩属吕宋(郑氏)和卫国的商船,哪里还有什么海盗之类的威胁。

    甚至,就连曾经开辟了大帆船贸易的西班牙人,都不怎么喜欢来太平洋溜达了,而是在西属美洲安心地等着东方世界将源源不断的商品主动运送过来。

    因为,霸道的齐国人宣布,太平洋诸岛皆为齐国保护领地,毫不客气地将整个太平洋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任何外来国家和势力不得染指。

    更不要说,齐国人还在若干关键的太平洋岛屿上,进行了数量规模不等的移民活动,还派了官员和士兵入驻。

    大齐帝国的两洋霸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再者说了,“盛源号”可是一艘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船,要是真的中了大奖,遇到流窜至太平洋海域的海盗,也可凭借其高航速、高机动性,轻松摆脱敌人的追击。

    因而,跑太平洋航线的商船,基本上都是没有武备的。当然,这也为船只腾出更多的空间,用来装载更多的货物。

    所以,“盛源号”上的火炮本来就是要走私至仙台藩,船东为了想在伊达氏面前表现出十足的诚意,故意宣称自己不惜牺牲整艘船的武备,而“含泪”将这些火炮卖予对方,以此来博得对方好感,从而下次贸易往来时,能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和优惠幅度。

    要知道,太平洋航线可不比印度洋航线,整个一圈均有不少贸易机会,可以频繁驶入或停驻港口进行交易。而在广袤的太平洋海域,众多星散岛屿上的土著可没什么消费能力,只能作为沿途的食水补给点。

    如此一来,往来太平洋航线的商船除了尽量在日本诸岛转一圈外,也只能闷着头以最快速度驶到美洲,或者与齐属殷洲领地交易,或者跟西属美洲殖民地做买卖。

    这么远的距离,还有这么少的交易机会,那还不得将商船塞得满满当当,从而获取更高的贸易利润。

    “盛源号”在仙台外港仅停留了四天时间,采购了大量的铜和硝石后,扬帆出港,朝清远(今日本北海道函馆市)驶去。

    “其实,已陷入麻烦的幕府本来可以避免战争爆发的。”

    即将入冬,凛冽的海风带着阵阵寒意,激起的浪花也不时飞溅在舷边,盛源号船长石宝善将身上的呢绒大衣裹紧了几分。

    “幕府太过自信,以为凭着自身强大的实力,便能压制天下诸藩大名。另外,他们也严重低估了外部局势的复杂和威胁。我们固然不希望这么一个拥有两千多万的人口大国实现真正的统一,北明更不愿看到日本有崛起复盛的机会。”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