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议会的波澜(3 / 7)
常信号图谱》,书页上写满了手写的批注。他是三元文明最权威的天体物理学家,曾在 2165 年发现 “暗物质海脉动信号”,推翻了当时 “暗物质静止” 的理论。“伊莱亚斯先生,我理解你的痛苦,但痛苦不能替代证据。” 李教授的声音平缓,他抬手调出《磐石解密报告》的信号分析页,用手指指向波形的某个细节,“你们看,这道淡金色信号的分形结构虽然与‘源流’相似,但在第 12 层次脉冲中,存在 0.001 秒的‘相位延迟’—— 这是‘源流’信号从未有过的特征。根据我实验室的模拟,这种延迟更可能来自星际尘埃的散射,而非‘源流’的主动编码。”他打开《宇宙异常信号图谱》,翻到第 372 页,展示出一段 2178 年在仙女座星系发现的信号:“这道信号当时也被怀疑是‘外星文明标记’,分形结构相似度达 70%,但后来证实,是一颗中子星的磁层震荡产生的自然现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信号,会不会也是类似的情况?”李教授的话让议会厅的光纹稍微平复,他继续补充:“‘磐石’数据库的历史记录已有 500 年,其中 37% 的‘未知信号’最终被证实是自然天体现象。我们现在只有一段持续 3 天的微弱信号,没有能量特征,没有空间分布,仅凭 68.7% 的相似度就判定是‘源流’,这不符合科学的严谨性。”
2. 凯伦:数据哲学的冷静解构
云民代表凯伦的数据流气泡呈现出冷静的蓝色的网状结构,内部漂浮着无数个微小的 “逻辑节点”—— 这是他独创的 “多维怀疑模型”,能同时分析 1000 种可能的信号来源。他曾在 2180 年通过该模型,破解了 “木卫二光脉异常” 的谜题,证实是冰层压力变化导致的自然波动,而非 “艾拉意识残留”。“莉娅代表的‘防御计划’存在三个逻辑漏洞。” 凯伦的数据流精准地指向莉娅的战舰图纸,“第一,‘彼岸号’的‘反意识侵蚀炮’需要消耗大量反物质,而太阳系的反物质产能仅能维持现有飞船的需求,重启量产会导致能源危机;第二,‘意识防火墙’会切断云民与光脉网络的连接,这意味着乐土环带的生态调节、火星的农业系统都会瘫痪 —— 我们会先死于自我封锁,而非‘源流’攻击;第三,‘源流’若真在观察,过度军事化反而会向它传递‘我们是威胁’的信号,可能加速攻击。”他的数据流展开一张 “风险评估图”,红色的区域代表 “过度反应的风险”,蓝色的区域代表 “谨慎观察的风险”:“根据模型计算,过度反应导致文明崩溃的概率是 38%,而谨慎观察、同时加强监测的风险仅为 12%。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风险更高的方案?”质疑派的观点得到了 “科学共同体” 的支持 —— 原人代表卡米拉(李教授的学生,研究星际尘埃的专家)调出了奥尔特云的尘埃分布模型:“根据‘远眺者’监测站传回的尘埃数据,信号来源方向的尘埃密度是其他区域的 3 倍,这种环境下,信号出现相位延迟的概率高达 92%。我们需要更多数据,至少要等到‘冥河射电阵列’的完整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