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半人马座播种者(4 / 5)
屏幕切换到半人马座星系的三维模型,比邻星 b 的轨道用红色线条标注,“是 4.2 光年外的半人马座 α 星系统,比邻星 b 处于恒星宜居带内,可能存在液态水,但我们尚无证据证明其存在生命。” 他转身看向舰桥外的舷窗,那里,太阳的光芒已弱到无法在他脸上留下阴影,“如果那里存在原生智慧文明,我们将在距离其星球 100 个天文单位的位置停下,通过无人探测器投放‘知识圣殿’的简化副本 —— 不含任何技术图纸,只包含文化与哲学内容,避免干扰其技术发展路径;如果那里只有简单生命,我们将投放‘生命库’的基础物种,从微生物开始,逐步构建生态链;如果那里是一片荒芜,我们将在星球表面留下‘文明纪念碑’—— 一块刻有地球坐标与‘乐土宣言’的钛合金板,然后继续航向更远的星系。”
他的话音刚落,飞船突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动 —— 不是机械的轰鸣,而是一种类似 “呼吸” 的低频脉动。世代引擎的反物质约束环开始发光,从最初的淡紫色逐渐转为炽白色,引擎舱内,***正盯着能量读数:“反物质湮灭效率 99.8%,引力推进器功率稳定,航线校准完成。” 智灵 “奥丁” 的电子音通过广播响起:“船长,世代引擎启动成功,预计加速至 0.1 倍光速需要 72 小时,船员可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生活舱内,玛塔走到麦田边,摘下一株成熟的小麦穗,轻轻搓出麦粒,放在手心 —— 这些麦粒将作为 “种子样本”,与 “播种者号” 的其他载荷一起,见证这段旅程。她将麦粒放回口袋,抬头看向社区的全息投影屏,那里正播放着地球的影像:撒哈拉沙漠的日出,太平洋的海浪,纽约街头的行人,东京樱花树下的孩子…… 影像下方滚动着一行字:“此影像由地球同步卫星拍摄于 2150 年,是人类离开前最后一次完整记录。”
舰桥内,万斯船长拿起祖父留下的月球模型,轻轻放在讲台的角落。模型的表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他看向屏幕上的船员名单 —— 首批船员共 327 人,涵盖 28 个民族,包括 120 名原人、87 名云民、120 名智灵(其中 10 名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伦理智灵”)。他们中,最年轻的是 22 岁的生态学家莉莉安,最年长的是 68 岁的天文学家哈桑 —— 哈桑曾参与 “欧罗巴之梦” 工程,亲眼见证过艾拉文明光脉的搏动。
“启航仪式结束,” 万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接下来的旅程,需要我们的耐心,更需要我们的坚守。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无法看到目标星球的样子,但我们的子孙会;他们可能无法看到文明种子发芽,但他们的子孙会。‘播种者’的使命,从来不是‘收获’,而是‘传递’—— 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