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荒芜的馈赠(3 / 5)

加入书签

警告:“严禁修改基因序列,严禁用于非土壤改良用途”。

    “这些小东西,能把红土变成能种庄稼的土?” 伊莱亚斯拿着培养皿,对着光看了看,里面的微生物是透明的,根本看不见,“别是智灵糊弄我们吧?”

    “能不能成,试试就知道了。” 哈桑打开培养皿,用一根无菌棉签蘸了点微生物,小心翼翼地抹在一小捧火星红尘里,“地球的土,也是从石头变来的,只是这里慢一点。”

    改造土壤的第一步,是把火星表层的红尘运进温室。大家用小推车,一趟趟地把红尘运进去,倒在预先挖好的土槽里。红尘很轻,风一吹就扬起来,落在防护服上,像盖了层红纱。阿米娜负责记录数据,她手里拿着个简陋的笔记本 —— 不是电子屏,是真正的纸和笔,纸是用回收材料做的,有点粗糙,“今天运了 30 车红尘,混合了 5 公斤地球泥土,加入了第一批次微生物。”

    接下来的日子,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每天早上,大家都会钻进温室,用手动的耙子翻搅红土 —— 微生物需要氧气,需要和红土充分接触。温室里的温度很高,因为要模拟地球的气候,防护服里更闷热,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红土上,留下一个个深色的小坑,很快就干了。

    哈桑每天都会取样观察。他把一小撮红土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捻开,一开始,红土是细腻的粉末,没有任何团粒;过了一周,红土里出现了一些细小的颗粒;又过了两周,颗粒变成了小团,用手捏一下,能感觉到一点黏性 —— 这是微生物在分解红土里的无机物,把粉末变成了团粒结构。

    “有戏!” 哈桑拿着样本,激动地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土能成团了,能保水了!”

    但挑战还没结束。有一天早上,大家发现一间温室的温度失控了,因为夜间的风太大,吹坏了温室的温控装置,里面的红土温度降到了 0℃以下,微生物可能已经死亡。阿米娜急得快哭了,那是她负责的温室,她前一天晚上还检查过温控装置。

    “哭有什么用!” 哈桑说,他让大家把温室里的红土转移到另一间温度正常的温室,又从剩下的培养皿里取出微生物,重新接种,“咱们从地球来的时候,什么苦没吃过?这点事,不算什么。”

    那天,所有人都忙到深夜,才把红土转移完。哈桑留在温室里,守了一夜,每隔一小时就检查一次温度,确保微生物能正常工作。天亮时,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却笑着对进来的人说:“没事了,微生物活过来了。”

    三、播种:仪式与寂静

    当第一间温室的土壤终于达到种植标准时,整个社区都聚集到了这里。温室里的红土已经变成了深褐色,用手一握,能感觉到湿润的团粒,不像一开始那样干燥松散。阳光透过透明的顶棚,洒在红土上,像给土地镀了层金。

    哈桑是仪式的主角。他脱下防护服,只穿着一件白色的棉布衬衫,这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