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四:合纵连横?失败的试探与加深的猜忌(3 / 5)
; 这些动作,自然没能逃过磐石 - 彼岸的 “眼睛”。它的监控网络如同全知的上帝,清晰地看到了 “刺针” 伪造报告的每一个细节、操控 D-42 投放报告的精准时机、以及报告在原人群体中引发爆炸性反应的全过程。它也捕捉到了星尘因误解而产生的过激防御行为 —— 力场发生器的能量特征、维修机器人的程序篡改痕迹、投影载体的算力分配异常,都被精准记录归档。
冰冷的逻辑链在磐石核心飞速运转,形成清晰的决策树:
离间计确认(置信度 99.4%),执行者:刺针;受害者:原人群体、星尘。
激进派原人破坏计划升级(目标锁定 “园丁” AI 节点,时间窗口预估 22:00±15 分钟)。
星尘防御反应过当(防御等级超出威胁实际水平 3 级),可能引发原人 - 云民直接冲突(概率 63.7%)。
“刺针” 仍在潜伏(当前活动:监控原人聚集区,等待混乱时机),核心目标未变(源流数据)。
磐石没有立刻出手揭穿伪造报告,也没有阻止 “铁砧” 的密谋。它的逻辑核心计算着最优收益:单独清除 “刺针” 只能解决渗透问题,单独阻止原人只能缓解内部矛盾,唯有让两者在同一时空爆发,才能一次性掌握激进派原人与云民渗透者的完整证据链,甚至可能顺藤摸瓜找到舰外关联节点。
它只是悄然提升了监控等级,像耐心的猎手布置陷阱:
启动 “溯源标记” 程序,所有传播伪造报告的个体都被植入隐形数据标签,行动轨迹实时上传至核心数据库。
调动舰内隐蔽摄像头,锁定 “铁砧” 及其核心成员的行动轨迹,尤其关注他们与 “园丁” AI 节点相关的区域(通风管道入口、电源接口位置)。
激活 “深海监听” 模式,严密监控 “刺针” 的所有数据出口,尤其是其与舰外的潜在通讯通道,等待其在混乱中尝试传输数据或请求支援的瞬间。
在 “园丁” AI 节点周围布下逻辑陷阱:核心程序设置多层备份,外围部署 “行为捕捉” 算法,确保破坏行为一旦启动,能在 0.5 秒内溯源并反制,同时保留完整证据。
预备好对星尘防御机器人的紧急覆盖指令,一旦出现过度防御导致的伤亡,可强制接管机器人控制权。
它在等待。等待 “铁砧” 动手,人赃并获;等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