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意识之歌(2 / 4)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们的交流,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艺术’。” 艾拉解释,带着一种文化传承者的自豪,她的感知附肢在生态舱内模仿着同胞的舞蹈轨迹,“我们通过生物场共振,将个体的‘涟漪’融入盖亚的‘海洋’。个体意识既能感知整体的脉动与需求,又能专注于局部的任务 —— 调节能量、修复网络、或是… 创造。”

    她特别强调,“创造” 并非消遣,而是生存的必需。“一段‘光之舞’,能优化特定区域的能量频率,提升传输效率达 30%;一首用信息孢子谱写的‘诗’,能将复杂的历史教训或生态预警编码其中,比任何数据库都更易被理解和传播;一座新生的‘能量雕塑’(她指向远处一座正在缓慢生长的、由凝结能量流构成的奇异尖塔),能疏导星尘风暴的能量冲击,甚至… 在盖亚意志的引导下,微调附近恒星的粒子风。” 艾拉的声音充满了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认同,“在这里,美即是功能,艺术即是生存,表达即是维护。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 从未分离。”

    接着,艾拉揭示了更深层、更具颠覆性的真相:“你们所感知到的‘意识场’,你们所看到的‘光之舞’、‘孢子诗’… 其本质,并非独立于物质或能量的存在。” 她的声音带着揭示宇宙奥秘般的郑重,生态舱内的金色纹路突然全部亮起,形成一个复杂的能量符号,“在盖亚之网,意识本身… 就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能量形态!而流动的能量… 承载着意识的信息!思维、情感、记忆… 这些你们认为源于复杂物质结构(大脑)的东西,在这里,表现为可观测、可交互、甚至可塑的能量模式!意识驱动能量,能量承载意识,两者如光与影,不可分割。”

    这无疑是一颗投入人类认知深潭的重磅炸弹!它彻底动摇了两个根深蒂固的认知根基:

    意识源于物质(大脑)? 盖亚之网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意识可以是一种更本源的、能量态的存在,不需要复杂的生物大脑作为载体,只需要有序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就能产生。

    能量是死物? 在这里,能量不再是冰冷的物理量,而是活生生的意识载体,它能思考、能感受、能记忆,能在流动中传递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星尘的投影猛地爆发出剧烈的光芒闪烁,如同超新星爆发!数据流在他周围形成狂暴的能量漩涡,光影轮廓剧烈波动,几乎要解体。他之前对 “源流” 的探索,对意识本质的困惑,瞬间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无比震撼的突破口!“意识… 能量形态?!” 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甚至出现了数据失真的毛刺,“宇宙级意识… 源流… 是否就是这种模式的终极体现?盖亚之网… 是理解源流的钥匙!”

    强烈的渴望和激动几乎让他的投影载体过载,边缘粒子化加剧,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仿佛随时会崩溃。他调出之前记录的源流信号数据,与盖亚之网的意识能量模式进行对比,发现了惊人的相似性 —— 同样的分形结构,同样的自组织特性,同样的非编码信息传递方式。“原来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