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无词之歌(2 / 4)
的胎发;有几粒种子的胚芽处微微凸起,雷知道那是快要醒的信号。昨晚挑种子时,他就着台灯的暖光,把空瘪的、有虫眼的都挑出来,放在阿星小时候用的小陶碗里 —— 那碗是阿星第一次捏泥巴做的,歪歪扭扭的,现在成了他的 “惜种碗”。挑到最后,他发现一粒特别饱满的种子,表皮带着淡金色的光,他特意把它放在囊底,想着 “这粒要种在拓的木桩旁边”。
劳作开始了。雷深吸一口气,雾里的泥土香混着溪边薄荷的清苦、“艾拉之树” 叶片的草木香,钻进鼻腔,甜得让人想打喷嚏。他弯腰时,后背的肌肉顺着脊椎拉出一道弧线,像田埂的曲线 —— 这是秦爷爷教他的 “气根式弯腰”,腰要像 “艾拉之树” 的气根一样,软中带劲,每次弯腰前先沉一口气,让力气从脚底传到腰上。他的手掌探进土里,五指分开,土壤在指缝间流动,像细腻的丝绸;突然摸到一只小蚯蚓,约半厘米长,身体是淡红色的,雷轻轻把它捧起来,放在田埂边的草叶上,“去吧,帮我松松土”,小蚯蚓爬了两步,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才钻进土里,尾尖晃了晃,像在道谢。秦爷爷说过 “蚯蚓是土地的医生”,雷小时候总跟着秦爷爷在田里找蚯蚓,秦爷爷还教他 “看蚯蚓的颜色,就知道土肥不肥”—— 现在他看这只蚯蚓的颜色,就知道今年的土,比去年更肥了。
用手掌边缘犁沟时,雷的动作慢而稳,每道沟深两指,宽能放下两粒种子,沟与沟之间的距离,是他用 “拓的步量法”—— 左脚迈一步,右脚跟上去,正好三十厘米。有一次阿禾学他的样子,迈的步子太小,沟间距只有二十厘米,雷没纠正他,反而笑着把阿禾的小脚印也犁进土里,“等秋天,这里会长出一棵‘小禾稻’”。犁到田中央时,他发现土里有一块小陶片,是去年阿星玩泥巴时捏的小碗碎片,上面还留着阿星的指纹,他捡起来擦干净,放在拓的木桩上,“留着吧,下雨时能接露水,给小鸟当水杯”。去年夏天,他真的看到一只麻雀站在陶片上喝水,翅膀上还沾着露水,像披着一层碎星。
点种子时,雷的手腕轻轻动了动 —— 草茎手环贴着皮肤,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这手环是云民 “絮” 帮他编的,里面嵌的微型生态调节器,是用木卫二的共生体晶体做的,此刻释放的 0.01 赫兹能量波,雷能通过脚底感觉到,像土地在轻轻震动。能量波掠过的地方,土面泛起极淡的绿光,像撒了一层荧光粉;土壤里的固氮菌开始活跃,原本深褐色的土表,慢慢泛出一点浅绿,是菌群聚集的颜色;田边的狗尾草也有了反应,根须轻轻收缩,不再往作物的方向伸,像知道要给种子让路。有一粒种子从指缝滑落,滚进了石缝里,雷蹲下身,用手指小心地抠石缝里的土,指甲缝里都塞满了泥,才把种子抠出来,吹掉上面的土,“可不能丢了你”—— 这是拓当年教的 “惜种”,拓说 “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小生命,丢了它,就是丢了一次希望”。他把这粒种子种在拓的木桩旁边,还特意用土围了一个小圈,像给它盖了个小房子。
天空中,几只淡绿色的微型无人机飞了过来,翼翅是半透明的生物膜,模仿的是盖亚星的 “银蝶” 翅膀,振动频率极低,声音比蜜蜂还轻,混在雾里几乎听不见。无人机飞过雷的头顶时,翅膀带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