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讥讽(1 / 2)

加入书签

宁平常这么一想,倒是后知后觉地拍了自个的头一下,“大有说的没错,咱们还没谢过大侄女你呢。”

这做买卖本就各论本事,人家宁平安有本事升迁,自然不是全靠她的炒瓜子,并且宁平安去了府城总店,她家炒瓜子的事本就是他搭的线,日后他在总店里头有人也好办事。

这本也是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互利互惠才是做好生意的本质。

临春本也没有居功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一下宁平常叔侄两个莫要得意忘了形,“看您二位说的,不是说和气生财吗?咱们双方都得了惠,这不才是最好的吗?”

她客客气气的,宁平常叔侄两个也领情,再客气了两句这事就不必再放在明面上谢个没完了。

大家各自心里记得好,那也就成了。

这交情交情的,不就是心里有把尺,好那就往上涨一点,不好那就降一点,这交情也就处出来了。

五百斤炒好嘎嘣香的瓜子一两都不少,每一个麻袋还都多了一两斤,加起来足也多了十来斤的瓜子。

一斤瓜子临春就要收宁平常六文钱,十来斤那就是六十几文大钱。

六十几文大钱可以买好几只肥的流油的老母鸡,几十个大肉馒头,甚至还能裁上一身细棉衣裳。

说多,不多;说少,也绝不少了。

临春的大度,宁平常在心里暗暗赞许她会做人。

不过面上,宁平常还是要跟临春把这小账也算上去。

当然临春好人都做了,自然不会再跟宁平常斤斤计较。

只说无妨,只当是压称头的。

就算多了这十几斤的瓜子,宁平常自个也不会拿这点零头去跟悦香楼算零碎的小账,若是要算钱,自然也是他自个倒贴。

临春不肯要,他心里也十分的舒坦,看临春更是多了三分好感。

称好了重,也装了车,宁平常又从怀里摸了两张纸出来,“差点忘了,这是朱氏和谢氏两人的身契,石姑娘你收好了。”

这官牙子收了钱,笑眯眯的就去县衙里头,当下两章盖了大红印的契纸滚烫出炉。

这两张薄薄的契纸,就决定了两个人一生的社会等级。

临春摸了摸这两章契纸,觉得有些烫手。

这是个吃人的时代啊。

她要谨记。

林婆子还要招呼宁平常叔侄两个坐下来喝口热茶,宁平常叔侄两个都是刚才在路上干啃了几个葱油花卷,早口渴了。

不过时间不等人,他们俩怕迟了误了船,也不敢坐,就站在院子里捧着林婆子端来的茶碗大口的喝了起来。

正在喝茶呢,满脸堆笑的王全和姚氏突然进了门。

石家的院子小,骡车进不来只能停在门口。

姚氏远远的就瞧见了石家门口停着辆骡车,车上还堆满了装的鼓鼓囊囊的麻袋,姚氏的一颗心就噗通噗通的直跳。

这两天村里的流言就没停过,说来说去说的都是石家的临春和石家的作坊。

如今不同往日,往日她是听见“石家”、“临春”就觉得脑门疼,如今听见有关石家和临春的消息都恨不得把两只耳朵都竖起来。

在她心里,早已经把临春当成了自家的儿媳妇。

自家的“儿媳妇”这样子有出息,她真是又得意又有些提心吊胆。

要不是她那当家的接的活计一直没有完工,她早就拖着当家的上门了。

就怕上门晚了,人家石家去寻了旁人回来给她们家建作坊,自家就连个搭话的机会都没了。

从前是挖空心思不想和石家沾上任何关系,如今是挖空心思想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