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信心2(1 / 2)
说起来,这还是临春重生之后第一次到这样有规模又十分热闹的地方来,虽然跟现代她所见过的比也不能比,可到底不一样。
这种经历怎么说呢?
从前只能从电视里看、从书上想象,古代人、古代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可此刻她是真的真的活在了古代,感受着这里真实的一切。
“娘,这地方这么热闹,咱们的青团肯定不愁卖了!”
心噗通噗通跳着,临春恨不得立刻就将自家的青团拿出来卖了赚钱。
方寡妇也一样激动,可虽然她为人精明泼辣但平日里也没有做过生意,想是想得好好的,可此刻见了这许多人,看看旁人吆喝也挺带劲的,临到自个头上,就觉得哪哪都不是,也迈不开腿儿也张不了嘴。
“这……这咱们,到底该怎么卖呢?”
临春仔细左右看了看,她发现这一条街上,做生意的包括那些摆地摊的都十分有规矩,并没有什么杂乱无序的感觉。
想了想,临春也不着急卖青团,干脆拉着方寡妇走到一旁的一个小地摊前,掀了盖在竹篮子上的褥子,再用自家带来的干净竹叶包了两个冒着热气的滚烫青团出来,递向了那正蹲在自家摊子后头叫卖的老大爷。
“大爷,这是我自家做的吃食,想在这地儿卖上一卖。只是我跟我娘初来乍到不知道这里有什么规矩,还想问一问大爷您,想请您教教我们规矩。”
临春仔细看过,这老大爷卖的是些手工编制的竹篮竹筐,卖的东西与她们卖的吃食并不冲突,而且这老大爷虽然穿的破旧,看面相却是个慈眉善目的,这才打定了主意向他讨教。
果然,那老大爷先是被突然递到面前的那两个碧绿团子给吓了一跳,一开始还摆着手不肯要,后来听临春说她家也是出来做买卖是跟他打听事儿的,这才谢着接了过去。
“你们是卖的是吃食?”
临春没选错人,这老大爷是个好说话且热心肠的。
又大约是觉得拿了临春的吃食不好意思,更加热心地将这码头上的规矩细细地跟临春说了个清楚。
“咱们这码头是直接归县里管的,所以县老爷规定了在此做生意做买卖的那可都不许偷蒙拐骗,只要咱们是正正经经地做买卖,倒是不怕惹是非。”
“只是到底这地方日日来来往往的人太多,这人一多嘛难免有是非,所以这码头上不仅有官府的差爷巡逻,还有些漕运的好汉。”
“说起这些好汉,还得告诉你们一声,在这码头上做生意,每日就得向这些好汉交些辛苦费……”
什么?还要收辛苦费?
先前听着还好好的,后来怎么突然就冒出了个什么“漕运”、什么“好汉”临春和方寡妇的心不觉都提了起来。
母女两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担忧。
临春更是眉毛都快打成了结,她们今儿个拢总才带了七八十个青团来试水,还不知道能不能全卖完。
更何况此刻母女两个身上可是连一文钱也没有,也不知道这辛苦费得交多少,这可怎么好?
她是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还会有这样一回事,怎么这么个乡下地方的小码头还都有什么漕运好汉?
这好汉还收老百姓的辛苦费?
大约是看出了临春的疑问和不解,老大爷急忙解释道:“咱们这码头别看小,可到底也是日日有船只来往,而且大多都是些外地的生人,另外还有那些苦力帮人运货卸货的,这其中就容易发生些是非。可官府派来的差爷就那么一两个,他们管不了这么许多事,所以才有这些漕运的好汉出面帮着管事。”
“也是正因为有了他们出面帮忙管事,咱们这码头才能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