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老朱之问!为和平而来的使(2 / 4)
帝沉思片刻后反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如何简化?”那代表略显紧张地回答道:“或许可以编写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将重要法规用白话文解释清楚,并广泛分发至乡村市井。”
新帝听完微微一笑,表示赞同,并当场命令礼部着手准备此类普法材料。然而,就在气氛稍缓之际,另一位来自福建的僧侣忽然起身,语气激昂地说道:“陛下,贫僧反对某些官员对宗教场所过度监管。寺庙本应清净自在,如今却被频繁盘查账目,甚至限制募捐活动,这岂不是剥夺了信众布施的权利?”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不少宗教人士的呼应。但也有一些世俗官员反驳道:“若不严格管控,岂非任由寺院侵占民田、逃避税赋?长此以往,国家利益何存?”
双方争论愈演愈烈,新帝不得不暂时中断会议,宣布休会一天,以便各方冷静思考后再作决定。
###科技兴国:新思路的萌芽
第二天的会议重点转向科技领域。新帝意识到,无论是军事改革还是医疗瓶颈,归根结底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于是,他特意邀请了几位知名科学家参与讨论,并鼓励他们大胆畅想。
一位研究冶金技术的学者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陛下,若能利用水力驱动大型鼓风机,便可大幅提升冶铁效率。此外,还可尝试将煤炭作为燃料替代木柴,这样既节省森林资源,又能降低成本。”
这个提议让新帝眼前一亮,当即下令拨款资助实验。与此同时,另一名专注于农业机械的专家也献上妙计:“陛下,我设计了一种新型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撒种和覆土三道工序,效率远胜传统方法。若推广开来,必将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新帝听罢连连点头,随即指示工部协助制造原型机,并尽快在试点地区进行测试。
###自然灾害的综合应对
关于自然灾害的治理,新帝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听取了多位水利专家的建议,决定在长江流域修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既可以蓄洪防旱,又能发电灌溉。同时,他还采纳了一位气象学者的提议,成立专门的观测机构,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
为了加快生态修复进程,新帝还推出了一项名为“绿满神州”的植树计划。该计划不仅覆盖全国范围,还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例如,在黄土高原种植耐旱的沙棘和柠条,在南方丘陵地区则推广竹林和果树。
###结束语:团结共进
经过连续数日的激烈讨论,“万言堂”终于落下帷幕。虽然并非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但新帝坚信,这次朝会的意义在于凝聚共识、激发智慧。他站在高台上,面向全体代表庄严宣告:“大明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今天起,朕将把每一项决议付诸实践,无论遇到多大阻力,也绝不退缩!”
台下掌声雷动,所有人的心中都燃起了希望之火。他们知道,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或许荆棘遍布,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迎来光明的彼岸。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