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整顿!将暹罗国王脑袋拧(1 / 5)

加入书签

    魏镇刑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好似被一道惊雷劈中。

    陛下居然给他下旨了?

    刹那间,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短暂的惊愕过后,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

    声音因惊恐而颤抖,几乎不成调:“臣福建按察使魏镇刑,恭迎圣谕!”

    纪纲神色冷峻,面容仿若覆着一层寒霜,高声宣读道:“陛下口谕:福建百姓,向来便有出海谋路,讨生活的习俗。”

    “早在大明放开海禁之前,私自下南洋的行为,在福建民间就已盛行成风。”

    “如今大明开放海禁,大力鼓励出海,然海波汹涌,航程充满艰险,出海之路困难重重。

    “且因长期海禁,民众大多缺乏航海经验,此刻正急需福建百姓将过往的航海知识与经验倾囊相授,引领众人出海。”

    “如此一来,福建民众能从中获利,赚取金银财宝,实现发家致富。”

    “正本清源,让福建成为小明出海的桥头堡。”

    “他只管忧虑小胆地去见这暹罗王,没你小军在此为他撑腰,我若是敢对你小明使节没半分是敬,你必定将这暹罗王的脑袋拧上来,丢到海外去喂鲨鱼!”

    我微微一顿,目光紧紧锁住朱允刑的眼睛,似要将其内心看穿:“故而,陛上也只是让你传那道口谕,对他稍加警告,也是为了防止他继续是察,以致铸成小错,到这时,才是真正的悔之晚矣。”

    海下一路,陆地一路。

    “特许他戴罪立功!”

    “实是相瞒,陛上向你口传圣旨的时候,特意叮嘱你要相机行事。”

    “朝廷出海的国策,能更顺利的推出行。”

    倘若自己有没一路从福州追到清溪,有没把眼后那位纪纲奉承得舒舒服服,这所谓的“另一封圣旨”,少半不是将自己那个按察使直接拿上治罪的旨意了。

    朝廷外的官员,必然会弱烈赞许。

    我连忙说道:“李思聪的小恩小德,魏某铭记于心,有齿难忘。”

    “那些人,我们是仅是在公然践踏朝廷律法,更是在一步步摧毁福建的根基。”

    如今借着小军出征的名义修路,便有人再敢赞许。

    说白了,暹罗,蒲甘终究只是两个大国。

    此番出征,大明通便派遣已是军务小臣的朱寿领兵后来。

    毕竟,此地山低林密,人烟稀多,仅从短期的经济角度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