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学习(1 / 2)

加入书签

“大妹,熬糖煮酒无老手,炒菜煮饭也是一样的道理。”自从搬了小院后吴家人也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煮饭吃了。而一日三餐还多一个孔秀才。

邱来并没有将孔秀才看成是外人。

一端烧过的菜上桌,邱秋边吃边教导。

“大嫂,我知道的。”吴霜不好意思的笑笑:“灶火大了一点,我运作慢了一些,所以就烧起来了。”

“不,你是在走神,没有全神贯注。”摇头邱秋给否认了:“你定然是想别的事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一心一意的做,这样才能做出好东西来。一个人做出来的食物和她的心情是有关系的……”

还有这么高深的道理。

被邱秋毫不客气的指出不足之处,吴霜表示虚心接受。

“三人行必有我师,今日我算是深有体会。”孔秀才感慨不已:“听邱姑娘一番话胜过老夫读十年书啊。”

“孔先生过奖了,小女子也只是教小妹妹们一些简单的道理。”邱秋不仅是长嫂更是家长,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先生指点。”

“与你们相处,老夫受益匪浅。”孔秀才一番谦让大为感叹。

吴霜看孔秀才与大嫂似乎还有很多共同语言,她也就没将在王家客栈听到话说出来。

能不能收到学生那也不是王秀才就说了算的事。

结果,第二天生员就满了。

来上堂的人还真如邱秋所言全是贫穷人家的娃。

孔秀才并没有一上来就教他们学文化而是讲了礼仪。

“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至关重要……”邱秋这天特意晚一点出门就想蹭蹭过,没料到孔秀才谈到了她的心坎上:“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家穷,不能怪大家;但是,我们不能邋遢……”

六个孩子,相互看了又看。

脸花的、流鼻涕的、衣服脏得起块的还有就是头发成缕的,全都被孔秀才点明了说不合格。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回家的任务是温习。”孔秀才谈了半个时辰后宣布放学,而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让这六个孩子回家做好个人卫生,洗头洗澡勤换衣。

“让邱姑娘见笑了。”孔秀才知道邱秋一直坐在那儿听,孩子们走后他不好意思的说道。

“先生所言甚是必要。”好的习惯从孩子抓起,不出意外,这六个孩子的改变就从今天开始了。

“在街头摆摊代写书信,每每看见这些孩子老夫必然心酸一番。今日孔某有幸为人师表,自然就想竭力改变。”孔秀才叹息一声:“只不过任务艰险啊。”

“纵然道阻且长,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先生将上下而求索。”邱秋盗用屈老先生的话安慰着他:“上学识字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若干年后这几个孩子会戴念先生的大恩。”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知识就是财富,邱秋深信不疑,而像孔秀才这样敢说敢负责任的先生当值得人称赞。

邱秋也没什么本事,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他支持和点赞。

“邱姑娘大才!”孔秀才怎么也没想到读了一辈子书满腔热忱会被一个胖胖的外乡姑娘点燃:“得遇邱姑娘,是这些孩子们的福分。”

好像弄反了吧,先生是孔秀才啊。

邱秋连忙推辞这个光荣的称号。

再不能和老先生说下去了,她得忙。

自从将王家客栈厨房的事交给吴霜王强后,邱秋一直在城外晃**。

她在看庄子。

搬家、投资、租院子,虽然钱财有进有出,但总体余额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