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得过且过日日过(2 / 6)
说杨伟真的和凤城一点关系都没有,和这帮老兄弟一点关系都不再扯上,周毓惠说什么也不相信的。生意的人眼光,有百分之一机会才是机会,别人都看不到地机会才是机会!
王虎子,也走了!却不是被七婶吓走的,这没皮没脸的得性被七婶训也不是一回了。走的原因却是因为无聊,原本就想等着杨伟回来痛痛快快喝一场、玩两天,不过杨伟要忙,秦三河又是个三棍打不出屁增的闷驴,刚劳教出来的狐朋狗友,又被杨伟领着干活去了,一上工,场子里连人也难得见一个……无聊之下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这才省得十几天没回了,一听电话里虎妞奶声奶气地叫爹,王虎子地思乡之情被勾起来了,屁股上顿如生了痔疮一般,一天都坐立不安。
这便是有家男人的通性,外面的世界再美、美女再靓,也挡不住对家里糟糠之妻的牵挂,就不想老婆也罢了,那家里一窝子憨娃傻妞比老婆更放不下,那是当爹的心里最宝贵的东西,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
第二天天不亮,王虎子也不告而别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像膀子上永远抬不完的麻包;像脊背上,永远流不完的汗珠;荆条花落地时候,正是沁山蜂蜜大量上出货的时候,十个民兵小组组成的收购队伍今年要收走全县蜂蜜的四分之三,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蜂人遍布在全县的荒山里岭,越是杳无人迹的地方,越是能出得出优质的蜂蜜能卖上好价钱,养蜂人不怕苦,风餐露宿在山头岭中;收蜜人更不怕苦。肩挑膀子扛,也能把几十吨地蜂蜜汇聚到一起。
县城里杨家湾牧场的农副产口门市部今年已经发展了三个大仓库,为了给养蜂人提供方便,年前场上就备了五十吨地蔗糖赊给养蜂人,这等于收蜜地定金了,从回到牧场,足足一个月时间,杨伟和牧场的民兵都奔波在全县地各个乡镇收蜜,看着空空的仓库堆得越来越满的蜂蜜桶,杨伟一脸笑意。今年的收成要更甚于往年,控制了蜜源以后,连云城几家罐头厂、蜂蜜厂、糕点加工厂都派人来沁山接洽,这荆条蜜是全省独树一帜的农产品,年产量不大,风味独特,每年都被外地地散户抢收一部分,今年基本全聚到自己手里,这可成摇钱树了。一斤挣七八毛钱,一百多吨的量,除了人工开支,差不多要挣三四十万,具体是多少杨伟不清楚。当会计兼村长的七叔却能算得精确到几毛几分。
这些,杨伟都不在意,在意的只是,大伙,又挣钱了!
杨伟挣钱了,挣得很辛苦。周毓惠也挣钱。挣得却殊为轻松!
这个月,是让周毓惠最春风得意的一个月,惠扬煤场在周毓惠的经营下一日甚过一日,而这个月是井喷的一个月,周毓惠在与泽州、阳明、长平三家煤矿的谈判中,很轻松地拿下了三个煤矿六十万吨煤炭的销售权,不是煤矿愿意给,而是周毓惠,准确地说应该是王大炮手下一百多人地煤场人员。基本控制了凤城向南出省的运力,三个货运公司、四百多辆重型卡车唯惠扬煤场马首是瞻,不是因为惠扬的条件有多优惠,而是因为从凤城出省煤管站,离惠扬煤场不过十几公里,两年间王大炮已经在这里扎稳了根,车辆在通关的时候,遇上送车出关的时候,能省上几百块钱费用,一吨煤出省连管理费、服务费、发展基金、开票费下来要交60多块钱。一辆三十吨地重卡要交到2000多。还不带超载的!在这里,掏几百块钱就能通关。那钱一部分被煤场截流、一部分进了收费站人员的口袋里。当然,捎带着煤场的煤也更好卖了!
这事自然是非法的,不过,合法地挣钱,好像没人那么傻!
而煤矿,在没有自有运力、没有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只得无形依附于煤场或者其他地二道贩子,特别是一些小煤矿,在未成规模的时候,受制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周毓惠凭着自己手里的资源实力,搞出了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