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唐王朝的第一次功夫茶讲座(三)(2 / 3)

加入书签

;“没啊,我没不赞同,我刚刚在想啊,要怎么构建这茶馆才能体现出品茶者高尚的茶品和情操呢?是搭建竹屋,还是将竹,兰,梅,菊用以缀,是桥流水人家呢,还是靠着河岸饮茶,感受自然,要不要弄个水轮车,并开山泉浇灌,更突显出这茶的意味”还没完,就被那万恶的李恪老兄打断了。

    “四弟果然大才,听你这么一,为兄就神往无比啊,就像以前看到茶馆那美好的前景了。那么,茶馆之事就交予四弟权权负责了,等建成后,为兄定来恭贺”李恪先是一翻恭维的话糊弄住了李泰,接着一句你自各弄吧,我当甩手掌柜就成了,把李泰的话都堵住了。

    “那好吧,这事就有弟来办吧”李泰无奈道,这李世民生的儿子还真是‘龙生九自,各个不同啊’都是些啥人啊,李泰不禁在心里恶意的想道。

    “对了,四弟这具体冲茶的方法,你还未呢?”李恪又问道,且满脸都是垂涎的笑容,看来这厮对这功夫茶可是十分喜爱啊。

    “具体冲茶之法共有如下:

    第一: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功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第二:纳茶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经过李泰一年经营,理所当然,大唐已经能制纸了)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汤有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们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三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滚水稍凉一,以免破坏维他命c。)

    第五:刮沫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