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心性无法圆满(2 / 3)

加入书签

更令人瞠目的是,老人周身毛孔之中,竟开始逸散出极其微弱、却绝对真实存在的点点金芒!

如同夏夜萤火,星星点点,将他那张骤然间年轻了不止十岁的脸庞映照得宝相庄严。

“神…神仙显灵了!”

邻居吓得“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叶凡连连叩拜,语无伦次,“老李头…老李头他光了!

神仙!

是神仙下凡啊!”

老丈自己也呆住了,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老茧、此刻却充盈着前所未有力量的手掌,感受着胸腔里那久违的、顺畅无阻的呼吸,喉咙里“嗬嗬”

作响,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只有浑浊的老泪滚滚而下。

叶凡端坐桌后,脸上波澜不惊,心中却泛起一丝无奈。

终究是…用力过猛了。

那点微末的药力,于他如同沧海一粟,于这垂暮凡躯,却近乎一场重塑。

他看着眼前跪拜的邻居和浑身逸散金光的老人,市井的喧嚣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开,一种深刻的疏离感悄然弥漫。

凡尘的悲喜,生死的界限,似乎变得如此模糊而遥远。

他悬壶于此,所求为何?是渡人?还是渡己?那停滞如磐石的境界壁垒,依旧冷硬,未曾因这小小的“神迹”

而有半分松动。

济生堂的名声,因那“金光老丈”

的奇闻,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烧遍了安平城的大街小巷。

每日天光未亮,铺子前便已排起蜿蜒的长龙,喧嚣的人声鼎沸,几乎要将那小小的铺面掀翻。

病人、求药的、看热闹的、甚至还有想沾点“仙气”

的,形形色色,挤得水泄不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凡端坐堂内,眉头微锁。

他并非厌烦这些凡俗面孔,而是厌烦这无休止的嘈杂,厌烦自己每一次出手都不得不将力量压制到近乎虚无的程度,如同用开天神斧去雕琢微尘。

每一次号脉,每一次开方,都像在无形的泥沼中跋涉,那境界的壁垒非但没有松动,反而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中显得更加坚不可摧。

终于,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清晨,当又一个妇人抱着高烧呓语的孩童,哭喊着求他施展“金光神术”

时,叶凡心中那根名为“耐心”

的弦,悄然崩断了。

他默默起身,摘下那块“济生堂”

的牌匾,动作轻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在满堂愕然与失望的目光注视下,他背起一个简单的行囊,撑开一柄寻常的油纸伞,踏入了迷蒙的雨幕。

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亮,倒映着他孤寂而挺直的背影,迅消失在安平城湿漉漉的街角。

数日后,叶凡的身影出现在青石国南部,一个群山环抱、名为“溪谷村”

的小地方。

这里贫瘠得只剩下石头和倔强,村中老者浑浊的眼神里,是日复一日对老天爷吝啬的无声控诉。

叶凡寻了一处山坳向阳的坡地,向村里租下几亩薄田。

他换上了一身粗布短褂,赤着脚,扛着村里借来的陈旧锄头,像一个真正从远方逃荒而来的流民,沉默地开始了与泥土的对话。

第一日,他试图以凡人之力翻垦那片坚硬板结的土地。

锄头高高举起,狠狠落下,“铛”

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只在硬如铁板的泥地上留下一个浅白印子,震得他虎口隐隐麻。

几个躲在远处田埂后探头探脑的村童出“嗤嗤”

的低笑。

叶凡脸上肌肉微微一抽,一股久违的、属于凡人的窘迫感爬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那足以移山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