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茂公回朝救仁贵 宝同遣使下番书(2 / 3)

加入书签

封他为扫唐灭寇大元帅,坐镇锁阳城,与陕西交界。

这一日,苏宝同差遣使臣来到长安。

这时恰逢万岁驾临早朝,黄门官启奏道:“有西凉国差官求见。”

天子道:“宣他进来。”

使臣来到金阶,俯伏在地奏道:“番邦使臣杨魁叩见,愿天朝圣主万寿无疆。今有番表一道,呈献圣上御览。”

朝廷道:“呈上来,是何表章?”

番使杨魁将表章呈上,接本官转呈至龙案,天子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几行字:

扫唐灭寇苏元帅,三世仇冤要报仇;

手下雄兵千百万,要灭唐朝尽九州。

战书到日休害怕,不夺长安誓不休;

若要我邦不兴兵,唐主称臣自低头。

唐太宗一见番表,顿时龙颜大怒,说道:

“罢了罢了!这些弹丸小国,竟如此无礼!苏宝同这无知小人,也敢来欺辱寡人!来人,将使臣押赴午门斩首,回来复旨。”

两旁侍卫齐声答应,将番使臣绑赴午门,一声炮响,斩下首级,然后上朝复旨。

两班文武大臣不明所以,军师徐茂公出班奏道:“陛下,西凉国王表章上究竟写了什么?为何陛下龙颜大怒,还要斩了使臣?”

太宗道:“徐先生,你拿去看看便知。”

徐茂公上前,接过表章一看,说道:“果然无礼至极,我天朝岂会惧怕番邦。但如今斩了来使,恐怕会引发一场大战,这可比扫北征东要艰难得多。”

太宗问道:“苏宝同是何等人物?竟如此厉害,先生给朕讲个明白。”

徐茂公说:“苏宝同乃是苏定方之孙。当年苏凤逃入番邦,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宝同,被国王招为驸马;女孩名叫金莲,被纳为后妃。如今宝同之父已死,苏宝同有飞刀九把,一掷能飞出三千里。他手下还有妖僧妖道,个个都能吹毛画虎、撒豆成兵。他坐镇锁阳城,与陕西交界。如今咱们斩了他的使臣,他必定会趁机兴兵来犯,咱们该如何抵御?依臣之见,不如先发兵征讨。”

太宗道:“朕主意已定,只是谁人可挂帅印征西?”

连问数声,无人应答。

太宗又问徐茂公道:“先生,如今谁可为帅?”

徐茂公说:“征西还需征东的将领。”

圣上说:“先生又来,征东的是薛仁贵,难道还是他不成?”

徐茂公说:“正是应梦贤臣薛仁贵。”

圣上微微点头,如今正值用兵之际,可让他立功赎罪,于是传下旨意:速速赦免薛仁贵,封他为天下都诏讨,九州四郡马大将军,挂印征西大元帅。

钦差来到天牢宣读圣旨,薛仁贵既不谢恩,也不接受旨意。

钦差回殿复旨,天子问道:“薛仁贵不肯受旨,情愿受死,这该如何是好?”

徐茂公说:“他受了三年牢狱之苦,心中不服,若万岁赐他上方宝剑,如有文武官员不听从指挥,可先斩后奏,他必然会接受诏命。”

圣上依议,将上方宝剑交予钦差,再次前往天牢宣读圣旨。

薛仁贵却说:“要成亲王到天牢,同我一起到万岁驾前,奏明我的冤情。我受了三年牢狱之苦,还曾被绑赴法场。若皇叔不来,臣情愿受死。”

钦差只得将此话回奏圣上,圣上知晓后,宣皇叔成亲王。

李道宗慌忙跪伏在金阶奏道:“老臣不敢前往牢中。他掌了兵权,手握生杀大权,倘若他羞辱老臣,老臣性命难保!望圣上恩赦。”

天子觉得有理。

程咬金见圣上犹豫不决,只得上前说道:“老臣愿前去宣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