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牛仔裤与帆布鞋(3 / 5)
成连体的防水裤,我想渔民一定会有需要。”
说到这儿,冼耀文摆了摆手,淡笑道:“不说了,不说了,我这个外行不在你这个内行面前班门弄斧。”
“不不不,耀文兄说的是真知灼见,还请不吝赐教。”冯子仪真诚急切地说道。
“捧了,捧了,既然子仪兄愿意听,那我接着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子仪兄就当笑话听。”冼耀文指了指自己脚上的皮鞋,说道:“羊皮鞋,说是有一定的防水性,其实防水性能很差,下雨天穿,袜子肯定会打湿。
昨晚淋雨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一种防水的鞋套可以方便地套在鞋子外面,在街上的时候套上,进入室内脱掉。我想这种鞋套在大都市的公司白领人群中有一定的市场,毕竟雨靴和皮鞋换着穿不方便。
实用性方面我只想到这些,设计方面我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大家都穿黑色的鞋子,其中有个人却穿着红色的鞋子,那他自然会成为焦点。”
冯子仪抱拳道:“耀文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过誉了,过誉了。”冼耀文抱拳回礼,“子仪兄,我们接着参观”
“好,这边请。”
一个个车间参观过去,最后来到六楼宝塔胶鞋的车间。
宝塔胶鞋在理念上要比回力先进一点,它已经分出篮球鞋、羽毛球鞋和网球鞋的概念,同一款鞋子在外观设计上稍作改动就成了不同用途的鞋子。
大概做帆布鞋的都是这种套路,匡威也差不多,“all stars”和篮球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不如阿迪达斯和彪马那么务实,真正按照运动的不同特性而针对开发运动鞋。
胶鞋车间,冼耀文参观得比较仔细,时不时拿起一双胶鞋端详,还会凑到鞋口闻一闻橡胶的臭味。
“子仪兄,你们发到英国的鞋子会进行除臭吗”
“不会,胶鞋一开始穿都有味道,穿一两次味道就会消失,这是共识,没有哪个胶鞋厂有除臭的工序。”
“除臭复杂吗”
“不复杂,就是比较繁琐。”
“哦。”
冼耀文将一双胶鞋放回工位,目光从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脸上扫过。胶鞋车间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能看见一个姑娘还挺稀罕。
“我在美国投资了一间牛仔裤厂,觉得牛仔裤和胶鞋搭配起来会很好看,待会想跟冯伯伯聊聊代工或联营。”
冯子仪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耀文兄的生意已经做到了美国”
“没办法,牛仔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生产,美国就是其中之一,而我看好的主要市场就是美国,只好在美国投资工厂。”
“美国的人工成本太贵,你放在美国生产,成本要多上不少吧”
冼耀文淡笑道:“因为政治上的原因,美国前两年制定了《战争难民法》,聘请难民可以在税收上获得一定优惠,算一算,抵消运费和关税,在美国生产的成本多不了多少,却能少掉一些麻烦。”
“原来是这样,聘请难民麻烦吗”
冼耀文蹙眉道:“非常麻烦,事情根本没有我一开始设想得简单,要不是已经一头扎进去,骑虎难下,我真打算作罢。”
难民只是扯淡,这麻烦谁爱沾谁沾去,在美国的生产环节主要还是与黑帮合作,靠没身份的偷渡客压低成本。
下次再去美国,他还打算认识一个机灵的黑帮小子,送对方一个金点子——去墨西哥边境建一个当摆设的工厂,生产放到墨西哥境内并延伸到其他南美国家。
此时的美墨边境跟筛子差不多,走私毒品泛滥之前,可以先走私牛仔裤。
只是牛仔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