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不要贬低自己(1 / 2)
很多人习惯贬低自己,总说“我没本事”
“我做不好”
,其实是掉进了人性里自我暗示的陷阱。
人对自己的评价,会像种子一样在心里生根芽:总说自己不行,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下意识退缩,觉得“果然我做不到”
;偶尔做成一件事,也会归因于运气好,从不愿承认是自己的能力。
就像学生做题,总觉得“这题我肯定不会”
,连题目都没仔细看就放弃,最后真的解不出来,反而印证了“自己不行”
的想法。
人性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怎么定义自己,就会活成什么样,贬低自己久了,就真的会变成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连本该抓住的机会,都会因为觉得自己不配而推开。
还有人贬低自己,是怕期待落空。
比如想争取一个好工作,先提前说“我肯定选不上”
;想尝试一个新技能,先念叨“我学不会”
。
看似是谦虚,其实是人性里的逃避心理,先把自己的期待值拉低,就算最后失败了,也能找借口“我早就说了不行”
,不用面对努力了还没成的挫败感。
可这种提前认输的心态,恰恰会让人失去全力以赴的动力:准备面试时敷衍了事,学新技能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真的没成功,又会陷入“果然我不行”
的恶性循环。
其实真正的强大,从不是一定能成,而是“就算可能失败,我也愿意试试”
,不贬低自己,就是给尝试留余地,给成功留机会。
更有人贬低自己,是想讨好别人。
比如别人夸“你做得真好”
,立刻说“没有没有,我瞎做的”
;别人说“你真厉害”
,赶紧回应“哪里哪里,换别人做得更好”
。
觉得这样能显得谦虚,能让别人舒服,其实是没看懂人性里的尊重逻辑。
别人愿意夸你,是认可你的付出和能力,你一味贬低自己,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不认可我的眼光”
,甚至觉得“你在装”
。
就像朋友请你吃饭,你总说“这菜一般,不如我做的”
,朋友会觉得你不给面子;反之,你真诚说“这菜真好吃,你太会选地方了”
,朋友才会觉得被认可。
同样,面对别人的夸奖,坦然说“谢谢,我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反而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也能让自己更有底气,不贬低自己,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认可的回应。
别把贬低自己当成谦虚,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谦虚是知道自己有优点,也明白自己有不足,比如做成一件事,会说“这次确实做得不错,但还有些地方能改进”
;而贬低自己是无视自己的优点,只盯着不足放大,比如同样做成一件事,会说“这算什么,换别人做得比我好十倍”
。
人性里的成长需求,需要靠看见优点来滋养,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你看见自己的优点,才会有动力去提升不足;而一味贬低自己,就像把植物放在阴暗的角落,只会让它慢慢枯萎。
比如职场里,有人明明把项目做得很好,却总说“我没什么功劳,都是大家的帮忙”
,时间久了,领导真的会忽略他的付出;而有人能客观说“这个项目我负责的部分确实达标了,接下来可以配合大家优化细节”
,反而能让领导看到他的能力,获得更多机会。
也别用别人的标准贬低自己。
总有人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短处比:看到别人会画画,就说“我连笔都拿不稳”
;看到别人会演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