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烦恼不会因为你善良而放过你(1 / 2)
凌晨三点,急诊室的消毒水味里混着抽泣声。
穿旧毛衣的女人攥着缴费单蹲在墙角,刚把突心梗的丈夫送进抢救室,又接到老家来电,独居的母亲摔断了腿。
她这半年总在医院和养老院之间跑,白天在市理货时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扣绩效,晚上回家还要给读高三的孩子改试卷。
有人说她善良,邻居家的垃圾满了她顺手带下楼,同事请假她主动代班,连路边的流浪猫都固定投喂。
可此刻,烦恼像涨潮的海水,没给她的善良留半分空隙。
人们总默认“善良”
该是道护身符,觉得待人真诚、做事周全,生活就该回馈顺遂。
可现实里,善良者的烦恼从不少半分。
便利店店员多找了五十块,善良的人会专程绕路送回去,可转身可能现自己刚买的电动车被偷;小区里主动牵头组织业主维权,帮大家省下了物业费,转头却被个别邻居背后议论爱出风头;甚至只是在朋友圈转求助信息,都可能被人质疑“是不是收了好处”
。
不是善良错了,而是烦恼本就不看人品,它像四季更替一样自然,像风雨雷电一样随机,不会因为某个人待人温和,就特意绕开他。
善良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自我内耗的烦恼。
他们总习惯先考虑别人,再委屈自己。
朋友找他借钱,明明自己手头紧,却怕对方为难而勉强答应,之后又为每月的还款压力失眠。
同事把难办的工作推过来,他怕拒绝会影响关系,硬着头皮接手,加班到凌晨时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我”
?
家人希望他回老家考公务员,他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可心里的职业理想又放不下,在“尽孝”
和“逐梦”
之间反复拉扯。
这类烦恼的根源,不是外界的刁难,而是善良者给自己套上的枷锁,他们太怕让别人失望,太怕产生冲突,最后把压力都扛在了自己肩上。
更让人无奈的是,善良有时会成为别人得寸进尺的理由,催生新的烦恼。
菜市场里,总有人盯着那个给老人多添一把菜的摊主,下次买东西时会理直气壮地要求“再送两根葱”
。
公司里,那个总是帮忙打印文件、整理报表的同事,慢慢成了所有人的“便利贴”
,连不属于他的工作都会被随手丢过来。
生活中,那些对亲戚朋友有求必应的人,会现身边的人越来越不把他的付出当回事,甚至觉得“他那么善良,帮我是应该的”
。
这些烦恼不是因为善良本身,而是因为善良没有配上边界感,把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责任,把他人的理所当然当成常态,最后让自己陷入疲惫的漩涡。
有人会因此质疑:“既然善良不能避免烦恼,那还要善良吗?”
其实,善良从来不是为了换取无烦恼的人生,而是在烦恼来临时,给自己留一份内心的底气。
那个凌晨在急诊室蹲守的女人,第二天丈夫脱离危险,母亲被亲戚接来照顾,孩子放学时给她带了块热乎的面包,说“妈妈你别太累”
;那个被质疑爱出风头的业主,后来有邻居主动帮他接送孩子,说“上次维权你帮了大家,这次该我们帮你”
;那个借钱给朋友又失眠的人,虽然钱暂时没还,但在他生病时,朋友带着熬了一夜的粥守在医院。
善良带不来免烦金牌,但能在烦恼的缝隙里,种出温暖的花。
烦恼不会因为善良而放过谁,但善良能让我们在面对烦恼时,活得更有温度。
它不是对抗烦恼的武器,却是支撑我们走过困境的力量。
就像下雨天里,善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