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六亲不认大多是被逼的(2 / 3)
弟弟找上门,说"
你必须给弟弟买套房,不然就是不孝"
;她不愿意,父母就在她公司楼下哭闹,说她"
翅膀硬了,不认爹妈"
。
这样的亲情,早就变成了枷锁,一边吸着你的血,一边骂你"
不够孝顺"
。
还有人被叔伯逼着帮衬堂兄弟,理由是"
你家条件好,就该多担待"
,可当他生意失败需要周转时,那些被帮过的人却集体沉默,说"
我们也不容易"
。
所谓的六亲不认,不过是挣脱枷锁的无奈,既然你的付出永远填不满他们的欲望,既然你的委屈从来得不到体谅,那不如关上心门,至少能保住自己不被拖垮。
六亲不认的背后,往往藏着"
一碗水端不平"
的失望。
大家庭里,总有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闹的亲戚占便宜。
你懂事,所以父母的养老钱你多拿;你能干,所以亲戚的麻烦事你多担;你沉默,所以好处永远轮不到你,锅却总要你背。
有人的姑姑总在奶奶面前说他"
不孝顺"
,因为他没像堂哥那样给奶奶买金镯子,可姑姑不知道,他每个月给奶奶的生活费是堂哥的三倍,只是没声张;有人的舅舅总夸表姐"
贴心"
,因为表姐会说好听的话,可舅舅生病住院,熬夜陪护的是他,垫付医药费的也是他。
时间久了,谁都会累,不是不愿意付出,而是不愿意自己的付出像扔进水里的石头,连点响声都没有,还要被说"
做得不够"
。
于是他学会了拒绝,学会了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人身上,却被贴上冷血的标签。
还有些六亲不认,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家庭。
有人的嫂子总来家里借钱,今天给侄子买玩具,明天给哥哥买酒,妻子忍了三年,终于提出"
再这样就离婚"
;有人的父母偏心小叔子,总想让他把攒的钱拿出来给小叔子创业,可他自己的孩子还等着钱交学费。
在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不是不爱亲人,而是不能用自己小家庭的安稳,去满足别人的贪婪。
就像有人划了条界限,说"
这是我的底线"
,可亲戚们总觉得"
一家人哪有什么界限"
,非要跨过线来抢东西。
最后他只能把线划得更清,甚至筑起高墙,却被骂成"
娶了媳妇忘了娘胳膊肘往外拐"
。
当然,也有人是真的达了就忘了本,但更多时候,六亲不认是被逼出来的自保。
就像刺猬竖起尖刺,不是想伤害谁,而是怕被伤害;就像蜗牛缩进壳里,不是不愿出来,而是外面的风雨太烈。
那些被骂冷血的人,或许也曾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想起小时候亲戚给的一块糖,想起困难时亲戚帮的一把忙,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可转过头看看现实,那些糖早就化了,那些忙变成了无休止的索取,再念旧情,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一起掉进泥潭。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
亲不亲,一家人"
,可现实里的亲情,往往没那么纯粹。
它会掺杂着嫉妒、贪婪、偏心,会在利益面前露出难看的嘴脸。
有人把"
帮亲不帮理"
挂在嘴边,却在你需要帮理的时候消失不见;有人把"
血浓于水"
喊得响亮,却在你落难时踩上一脚。
所谓的"
六亲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