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商不等于情商(2 / 3)
性的是,两位业主因宠物狗在楼道排便生激烈争执,甚至抄起扫帚对峙。
关键时刻,她一把抱起小狗,模仿狗狗委屈的声音说道:“我也不想这样嘛,下次带我去草坪好不好?”
这突如其来的幽默举动瞬间打破紧张气氛,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一场冲突就此化解。
然而,这位总是面带微笑、安抚他人情绪的知心大姐,在母亲生病住院时,也会在深夜的病房外独自崩溃大哭。
但擦干眼泪后,她依然会笑着与同病房的家属分享护理经验,用乐观掩饰内心的脆弱,展现出人性中复杂而真实的多面性。
有一回她调解两个商户的摊位纠纷,双方吵得面红耳赤,她突然掏出手机播放起广场舞神曲,跟着节奏扭动起来:“先别气啦,跳两下消消气!”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反而让双方破涕为笑。
长期缺乏父母情感陪伴的孩子,成年后在情绪识别测试中的正确率比普通群体低很多,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而在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便智商表现平平,也能更早学会分享与共情。
曾有一个数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自创情绪急救箱,用鞋盒装满漫画书、糖果和鼓励小纸条,每当同学情绪低落时,就悄悄放在对方桌上。
还有孩子在父母争吵时,会默默递上温水,拉着父母的手说:“我们一家人要像拼图一样,缺了谁都不完整。”
这些温暖的举动,正是后天情感教育滋养出的情商之花。
但不可忽视的是,也有孩子在长期情感缺失中逐渐封闭内心,即便察觉到他人的难过,也选择沉默旁观,折射出环境对人性展的深刻影响。
有个留守儿童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三天,老师现时他只说“习惯了一个人”
,这样的场景让人痛心疾。
而在商业谈判、团队管理、客户服务等注重人际交往的场景中,情商则成为制胜关键。
优秀的销售人员能够通过察言观色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用真诚的沟通赢得信任;卓越的管理者善于洞察员工情绪,通过激励与关怀激团队最大潜能。
三甲医院的“双高型”
医生,既能凭借精湛医术完成高难度手术,又能在术前紧紧握住患者颤抖的手,轻声安抚:“我知道你害怕,但我们一起努力。”
简单一句话,往往能极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医术高的医生因缺乏耐心,面对患者家属的焦急询问时态度冷漠,最终引医患矛盾;商场导购员虽然能精准把握顾客需求促成交易,却在背后对顾客评头论足,这些现象都深刻揭示了情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有位导购看到孕妇顾客弯腰困难,直接跪在地上帮她试鞋,这个举动让顾客感动不已,后来成为店里的忠实客户,还带动了整个孕妇社群前来消费。
智商与情商并非相互独立的。
高智商能够为情商展提供认知基础,帮助个体更高效地学习情感知识、掌握社交技巧;而高情商则如同催化剂,能够为智商的充分挥创造良好环境。
情绪稳定、心态积极的人,往往更能专注于学习与工作,避免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对思维的干扰。
反之,若情商不足,即便拥有高智商,也可能在现实中四处碰壁。
知名高校博士凭借5篇sci论文的亮眼成绩,却因在毕业答辩时与评审专家激烈争执:“你们根本不懂我的研究!”
导致毕业延期。
进入职场后,他依然未能改善沟通方式,在项目讨论会上用计算器计算同事言的废话率,引团队集体罢会;在学术研讨会上言辞犀利地指出主讲人错误,导致被学术圈边缘化。
经历多次挫折后,他开始主动参加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