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你的价值在自己手中(2 / 3)

加入书签

感温暖……

这些独特之处,就像深埋在地下的宝藏,等待我们去现、挖掘。

当我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特点,尊重内心的声音,不再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认知自我价值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有位在国企做技术的老员工,五十多岁时面临部门合并,被调到后勤岗位。

同事们都替他惋惜,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

他却没消沉,现单位仓库管理混乱,便用年轻时学的编程知识,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库存管理系统,还带着年轻同事整理陈年物资,盘活了大量闲置设备。

年底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节约标兵”

,年轻人纷纷向他请教系统设计思路。

他常说:“岗位是别人给的,但价值是自己干出来的。”

家庭中也有这样的坚持:有对夫妻经营着一家社区小市,妻子现老年顾客买米买油不便,便推出“送货上门和帮忙倒垃圾”

的服务;丈夫留意到上班族没时间买菜,每晚整理出净菜套餐。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让小市成了社区里的“暖心驿站”

,生意越做越红火。

他们用行动证明,平凡的日子里藏着创造价值的无限可能。

有位在工地做电工的年轻人,利用午休时间研究电路设计,考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证书,从施工一线走到了设计岗位;有位单亲妈妈,白天送外卖,晚上自学会计,三年时间拿到中级职称,从打零工变成了小企业的财务主管。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最朴素的真理:价值从不在别人的评价里,而在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在奋斗的道路上,挫折与困难是无法避免的。

有位创业做家政服务的年轻人,初期因轻信他人导致团队解散,还欠下外债。

父母劝他“找个正经工作安稳度日”

,他却带着仅剩的两名员工重新出。

这一次,他把重心放在服务质量上:给保洁员做礼仪培训、定制标准化服务流程、推出“不满意重做”

的承诺。

最艰难时,他自己骑着电动车去给客户擦玻璃,冬天手冻得开裂也咬牙坚持。

两年后,他的家政公司成了当地口碑最好的品牌,还带动了二十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

家庭中,挫折同样考验着人的韧性。

有位妻子,丈夫突重病失去劳动能力,她既要照顾病人,又要抚养孩子,还要打零工维持生计。

重压之下,她现社区里有不少独居老人需要陪伴,便组织起“互助小组”

,让有能力的老人互相帮扶,自己则利用擅长的手工技能,带着大家做布艺品售卖,既解决了部分收入问题,又温暖了许多孤独的心灵。

她说:“难的时候,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但看着大家的笑脸,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有意义。”

人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数值,而是随着我们的成长、阅历的丰富以及对世界认知的加深而不断变化、拓展。

职场上,有位做客服的年轻人,最初只会机械地念话术,直到一次接到听障人士的求助电话,他意识到沟通方式的局限。

此后他自学手语,研究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推动公司推出了“无障碍客服通道”

,还编写了《特殊客户服务指南》。

从普通客服到公益服务推动者,他的价值边界在不断延伸。

有位退休教师,原本只是帮邻居家孩子辅导功课,后来现社区里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便腾出家里的客厅办起“四点半课堂”

从最初的两三个孩子,到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