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医生的医德为什么没了(1 / 2)

加入书签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医生收红包”

“过度医疗”

“漠视患者”

等新闻频频冲击公众视野。

某地三甲医院患者家属在社交平台哭诉,主刀医生在术前暗示“表示一下”

,塞了8ooo元红包后手术才顺利进行。

某县城医院被曝光给普通感冒患者开出ct、核磁共振等十余项检查单,费用高达数千元。

更令人痛心的是,某急救中心监控画面显示,值班医生因患者未及时缴纳押金,将突心梗的老人晾在走廊长达半小时,最终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这些违背医者初心的事件,让“白衣天使”

的神圣形象蒙上阴影。

人们不禁问:曾经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他们的医德为何在网络舆论场中逐渐“消失”

手术室里,心电监护仪出规律的“滴答”

声。

主刀医生周明刚划开患者的皮肤,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就开始震动。

他瞥了眼麻醉师专注调试设备的侧脸,悄悄摸出手机,是情人来的消息:“今晚新开了家日料店,来吗?”

“等我,最多两小时。”

周明嘴角上扬,拇指在屏幕上快滑动。

器械护士递来止血钳,疑惑地提醒:“周医生,该处理血管了。”

“知道了。”

他头也不抬,继续打字。

直到麻醉师突然大喊:“血压骤降!

血氧饱和度下降!”

周明手一抖,手机“啪”

地掉在手术台上,金属外壳与不锈钢器械碰撞出刺耳声响。

“快上肾上腺素!

准备输血!”

周明声音都变了调,慌忙擦拭额角的冷汗。

三小时后,患者被推进icu,家属抓着他的白大褂哭喊:“不是说手术很顺利吗?为什么我爸还没醒?”

周明甩开对方的手,后退半步:“手术本来就有风险,我们已经尽力了。”

转身时,他瞥见护士站的监控摄像头,喉结动了动,快步消失在走廊尽头。

科研楼的实验室里,孙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论文数据,眉头拧成死结。

距离正高职称评审只剩两个月,可核心期刊还没接收他的论文。

“孙医生!

床患者心绞痛又作了!”

护士在门外急促敲门。

“让他先含服硝酸甘油,我忙着呢!”

孙文头也不回,鼠标疯狂点击着“数据优化”

按钮。

半小时后,他终于把论文修改完,这才慢悠悠走向病房。

病床上的吴大爷脸色苍白,手还按着胸口:“大夫,我疼得实在受不了……”

“做过心脏彩和动态心电图了吗?没检查怎么确诊?”

孙文翻着病历本,语气冷淡。

“可您上次说……”

吴大爷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医学是讲证据的!”

孙文唰唰开着检查单,“先去缴费,结果出来再看。”

吴大爷儿子忍无可忍:“孙医生,我爸都疼成这样了,能不能先用药缓解?”

“不排除心梗可能,盲目用药出了事谁负责?”

孙文推了推眼镜,“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你们家属也理解一下。”

说着把检查单拍在床头柜上,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落了患者的水杯。

手术前一天,王女士在医生办公室外攥着信封,陈主任转着钢笔,漫不经心地翻着病历:“这手术难度不小,万一术中出血……”

他突然停住,目光扫过王女士颤抖的手,“现在医疗耗材成本也高,有些进口器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