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多数人都有抑郁(2 / 4)

加入书签

子,小声哭泣,觉得自己无法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名16岁的高中生,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父母对其寄予厚望,总是说:“你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将来才有出息,我们的辛苦都是为了你。”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公布时,都紧张得心跳加。

一次数学考试,因为粗心丢了很多分,成绩下滑到班级十几名。

父母得知后,严厉地批评:“你最近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还想不想考大学了?”

老师也找谈话,希望能尽快调整状态。

从那以后,变得沉默寡言,每天都埋在书堆里,晚上常常学习到凌晨,可成绩却没有明显提升。

开始害怕考试,一走进考场就心跳加、手脚冰凉,脑海里不断回响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却怎么也无法集中精力答题。

在课堂上,不敢抬头看老师,害怕老师失望的眼神,面对同学的讨论,也只是默默听着,不敢参与,生怕自己的回答是错的,被同学嘲笑。

抑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情绪上,持续的低落、悲伤成为常态。

曾经热爱的事物,如今也提不起丝毫兴趣。

有人曾经热衷于户外运动,周末常去登山、骑行。

但患上抑郁后,即使阳光明媚的周末,也只是蜷缩在昏暗的房间里,对窗外的美好世界毫无兴致。

有朋友约去爬山,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到了约定的那天,却没有出现,而是继续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呆。

有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参加公司的活动,对自己曾经热爱的工作也变得敷衍了事。

有人则对自己曾经喜欢的追剧、逛街等活动完全失去了兴趣,整天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情绪中。

有人曾经热爱篮球,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可自从成绩下滑后,再也没去过篮球场,对篮球比赛也不闻不问。

认知上,消极的思维模式主导着一切。

抑郁者常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一名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可一次考试失利后,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总认为自己很笨,以后也不会有好成绩。

每次考试前,都会焦虑得无法入睡,在考场上,一旦遇到难题,就会想:“我果然不行,这次又要考砸了。”

这种消极的想法让成绩越来越差,陷入了恶性循环。

有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找不到合适的伴侣,这种自我否定的想法在脑海中不断盘旋,让其越来越自卑。

有人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好妈妈,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有人则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是个失败者,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

身体也会出“求救信号”

,失眠、食欲不振、疲惫乏力等症状接踵而至。

有的人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的人则毫无胃口,对美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一位45岁的职场人,因为工作压力患上了抑郁,每天晚上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早上醒来,却依然感觉疲惫不堪。

吃饭时,看着满桌的饭菜,却没有一点食欲,体重也在短时间内下降了十几斤。

有人也深受失眠的困扰,常常在深夜里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别人幸福的家庭画面和自己孤单的身影,越想越难过,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睡去,第二天上班又无精打采。

当抑郁来袭,自我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尝试培养兴趣爱好,让生活充实起来。

绘画、音乐、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沉浸在艺术的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