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章 婆媳为何成天敌(1 / 4)

加入书签

人们常说“婆媳亲,全家和”

,可传统观念里,婆媳恰似天生宿敌,一句“多年媳妇熬成婆”

,仿佛将矛盾烙印在命运轨迹上。

但事实上,这一固有认知正随着时代的演进被重新审视。

回溯古代,礼教森严,婆媳地位悬殊。

在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儿媳的生活如履薄冰。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精明能干,将贾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在婆婆邢夫人面前,却始终小心翼翼。

一日午后,邢夫人端坐在房内,见王熙凤进来,便沉着脸问道:“凤丫头,这个月的月钱怎么还没?下人们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你这管家媳妇究竟是怎么当的?”

王熙凤赶忙赔上笑脸,恭敬回道:“婆婆,这个月府里各项开销实在太大,银钱周转一时有些迟缓,儿媳这就去催促,定不会耽误太久。”

邢夫人冷哼一声,不悦道:“哼,别总找这些借口,要是老爷知道了,仔细怪罪下来,有你好受的。”

王熙凤只得连连称是,心中虽委屈万分,却不敢表露分毫。

正如古人所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儿媳毫无地位可言。

普通农家亦是如此,儿媳每日从鸡鸣劳作至日落,承担着繁重的家务。

一日,婆婆见儿媳织布的度稍慢,便怒目而视,大声呵斥道:“你这手脚怎么如此笨拙?照这般度,何时才能织完这布?今晚不许吃饭,就坐在这里织,织不完不准睡!”

儿媳听后,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只能低头默默忍受,不敢有半句辩驳。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三纲五常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儿媳喘不过气来。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现代社会,晓敏和婆婆也曾深陷矛盾的漩涡。

谈婚论嫁时,彩礼问题成为横亘在两家人之间的一道难题。

晓敏父母秉持着当地习俗,严肃地说道:“18万彩礼,一分都不能少,这是为了给女儿日后的生活多一份保障。

我们含辛茹苦养大女儿,不能就这么轻易嫁出去。”

婆婆一听,顿时急得跳脚,大声反驳道:“18万?你们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嘛!

娶个媳妇要花这么多钱,简直是要把男方家逼到倾家荡产啊!

以后这日子还怎么过?”

晓敏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焦急地劝说道:“妈,这真的是这边的习俗,大家都这样,您就体谅一下吧。

我们也是希望能顺顺利利地把婚事办了。”

婆婆却依旧不依不饶:“习俗也不能这么离谱啊!

哪有这样不顾及男方家经济状况的?这不是明摆着把男方家往绝路上逼吗?”

晓敏的男友见势不妙,赶忙从中调和,无奈地劝道:“妈,晓敏家也不是故意为难咱们,他们也是为了晓敏好。

您看咱们再想想办法,这婚总是要结的呀。”

婆婆无奈之下,只得勉强答应,可脸色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心中已然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这可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婚后,晓敏热衷于网购,快递包裹如雪花般源源不断地寄到家。

婆婆看着堆满角落的快递盒,眉头紧皱,忍不住唠叨起来:“晓敏啊,你说说你,天天买这些东西,咱家又不是什么家财万贯的富翁家庭,钱可不能这么乱花啊,得花在刀刃上才行。”

晓敏赶忙解释道:“妈,现在时代不同了,网购特别方便,而且很多东西都比实体店便宜,质量也不错,真的很实用。

您看,我买的这些都是家里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