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王熙凤登门 二(1 / 2)
王熙凤扶着平儿的手下了车,目光如电,迅速将府门外的格局扫视一遍。
见正门东侧另有一扇规制不小的侧门,便知那应是专供车马进出的车马院所在。再看那坐北朝南、整整十间气派的倒座房,心中已然对林府的规模和底蕴有了初步的估量,暗忖这林家虽言称清流,但这宅邸的规制气派,却丝毫不逊于京中许多勋贵之家,心下对今日之行又添了几分慎重与计量。
管家许娘子已带着两个伶俐的丫鬟候在门内,见凤姐下车,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前,行礼问安,言语周到得体:“给琏二奶奶请安。我们县主正在内堂等候,特命奴才前来迎候二奶奶大驾。”
凤姐脸上瞬间绽开恰到好处的春风笑意,声音又亮又脆:“有劳许嬷嬷久候了。”说着,便示意身后的平儿将早已备好的礼单奉上。
许娘子双手接过,略一过目,见礼单上赫然写着“紫檀木嵌玻璃炕屏一架”、“赤金累丝嵌明珠项圈一围”,眼神微微一动,心知这份礼既贵重又不落俗套,显然是花了心思的,脸上的笑容不由得又真切热络了几分,躬身道:“二奶奶您破费了。县主若知道您这般心意,定然欢喜。请您随奴才这边来。”
因听得许娘子说县主在内堂相见,凤姐便只留了平儿和一位得力懂礼的管事媳妇跟着,其余随从仆妇,自有林府的门房引至别处妥善安置歇息。
平儿与那管事媳妇紧随凤姐身后,迈步踏入林府。王熙凤是见过大世面的,一跨进二门,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流转,已将这座宅邸的格局猜出了七八分。
看这规制,应是座标准的“两出四进”大宅。临街的倒座房和东边的围房,想来是做了库房和男仆、小厮们的住所。西边的围房,则应是丫鬟婆子们的住处。布局规整,井然有序。
跟着许娘子穿过第二进院落,只见西边的正房似乎设为了家祠,供奉着牌位,肃穆安静;东边则应是寻常接待普通宾客的花厅。
许娘子见凤姐目光扫过花厅,便笑着解释道:“我们大小姐说,昨儿才下了雪,这天寒地冻的。那花厅两面开窗,景致虽好,但即便摆了炭盆,也难免有寒气侵入,怕冻着了二奶奶,故而请至内堂相见。”
王熙凤连忙陪笑,语气带着受宠若惊的感激:“县主真是心思细腻,考虑得太周到了!实在让我这做嫂子的心里暖烘烘的。”
行至第三进院,王熙凤心中却升起一丝疑惑。
这第二进院的东西厢房都空着,似是无人居住,而这第三进院的东厢房也是如此,唯独西厢房,看着窗明几净,院中草木也修剪得整齐,像是有人气的样子,却又不见仆役走动,透着几分不同寻常的安静。
其实她有所不知。
第一进院的东厢房原是林泽在京时的住所,只是他如今远在苏州埋头苦读,备考功名,已有许久未曾入京,故而久无人居,显得冷清。
而这三进院的西厢房,本是林清的住处。只是今冬京城酷寒,远比苏扬两地凛冽,林清入冬后接连病了两场,其二哥林淡心疼弟弟,便让他搬去与自己同住在正房。
兄弟二人上衙时辰相同,住在一处不仅省了份炭火,互相也能有个照应。林淡发了话,林清自然乐得搬去,这西厢房便暂时空置下来,只每日有丫鬟打扫,故而有种既有人管又无人常驻的微妙感觉。
王熙凤跟着许娘子从三进院西厢房北面的抄手游廊穿过,进入了西边的围房区域。
从这里,她不仅看到了第四进的正房院落,还瞥见了西侧一处月亮门,门内似有亭台楼阁掩映,想来是府中的花园。
许娘子并未引她往花园去,而是径直将她带到了第四进正房最西侧的三间房前。正中那间房檐下悬着一块小巧精致的匾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