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重新布阵(1 / 2)

加入书签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林菀解决了一个数据提取的难题,并基于历史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模型。出乎意料的是,那个模型准确预测了东部地区销售下滑的趋势。一周后,他收到了调岗通知。

    丁胜知道公司里流传的闲话——有人说他是林菀的远亲,有过服刑案底的人竟然能从超过五百份简历中被选中做了司机,有人说他不过是运气好。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对数据的敏感和执着。

    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停顿,一个异常模式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放大图表,仔细比对不同维度的信息。

    “有意思…”他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第二天清晨,林菀刚走进办公室,就发现门外站着一个人。

    “丁胜?这么早?”

    “林总,我有一些发现。”丁胜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眼神异常明亮。

    林菀示意他进门,“说吧。”

    丁胜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茶几上,“我分析了公司过去五年的销售数据,特别是M型号降压药品在各地区、各等级医院的销售情况。”

    屏幕上展示着一张中国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光点标注着销售数据。

    “通常我们认为,医药产品的销售受人口、经济水平、医疗资源分布等因素影响。但从数据来看,患者流动遵循着某种数学规律,就像水在不同压力的管道中流动一样。”

    “患者流动?”林菀挑眉。

    “是的,患者不仅会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医院间流动,还会跨区域就医。而这种流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丁胜切换屏幕,“看这里,M型号降压药品在华中地区的销量在每年第三季度都会出现异常增长。传统分析归因于季节性疾病高发,但实际上,这与华东地区几家顶级医院的专家巡诊时间完全吻合。”

    他又调出另一组数据,“再看这个,我们在西南某市的销量一直低迷,传统分析认为是当地竞争产品价格更低。但实际上,那里有大量患者流向邻近省份的医疗中心,而那个医疗中心使用的正是我们的产品。”

    林菀若有所思,“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们之前的市场策略是基于静态的人口和经济数据,没有考虑患者的动态流动。而水晶兰…”丁胜切换屏幕,展示一张新的图表,“他们似乎深谙此道。”

    图表显示,该集团的推广路线与国内顶尖心血管专家的巡诊、学术会议的时间高度同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丁胜指着一段曲线,“这是竞争对手的出货数据。看这些峰值之间的间隔,几乎是固定的二十八天。”

    “四周一个周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