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浪里白条(2 / 6)

加入书签

    “阿郎,如果要主持修桥,就没法参与伐蜀了呀。阿郎不是说多半在后方粮库公干么,又无甚危险,何苦要修什么孟津大桥呢?”

    细狗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

    马车里装着很多石守信自制的测量工具,他们此番去孟津渡口,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而是实地勘察选址,看看具体什么位置建桥最合适。

    细狗不是怀疑自家主人的能力,只是觉得干这样的事情出力不讨好。

    “有些风险,不是你能预料到的,安全第一。”

    石守信随口敷衍了一句,他总不能把“一计害三贤”的故事告诉细狗吧。

    别说对方不可能信,就算信,说了也没意思呀。此番伐蜀看似轻松写意,司马昭甚至都已经把加九锡的文书写好了。

    可是有些意外,不是现在靠推理就能预料到的。

    通过“先知”,或许可以从中渔利,但入蜀之后的风险实在是不可控。

    先是邓艾死,后面是钟会联合姜维反,最后是大乱斗。石守信可不敢保证自己能在这几波大清洗中存活下来。

    哪怕他知道李婉很希望自己的丈夫参与伐蜀建功立业,哪怕他深爱这个女人,也不能拿自己的命去赌。

    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什么名利和前程,妻子家小,说没了就没了。

    孟津渡口距离洛阳并不远,出城一路向东北便可抵达。

    等到达的时候,正午已经过去,石守信立刻下马车,拿出那些他这两年来自制的测量工具。

    用长长的细绳,让细狗坐在渡船上拉绳子到对岸测量长度。用一组三角尺,通过测量影子的高度,推算两岸的高低差。

    然后是选引桥地址,用工具测岸边水深和淤泥厚度。一套组合拳下来,石守信和细狗都累了个半死。

    最后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除了浮桥以外,这里无法建其他任何种类的桥。不仅河中央就有两丈水深的样子,而且两岸土质松软,不适合打地基。

    简单来说,无法在河中间建桥墩,并且桥的长度,初步测算就超过了三百丈。当然了,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如果这里方便建桥的话,早就开建了,古代又不是没有聪明人。

    洛阳周边自西周起就是人口密集区。

    “阿郎,这有点不好弄呀。”

    细狗凑过来低声说道。石守信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在少府上班的第一年,石守信就因地制宜,主持设计过洛水上的一座拱桥,只有几十米宽。

    那座桥的宽度跟孟津这里要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