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交错的命运(本卷完)(2 / 4)
亩一分为二,一半自留,一半分与佃农,编户齐民。
那可不能惯着他们。
反正我已经拿着刀让他们见识过厉害了,叔子正好派人上门去商量一下分田的事情。
若是过几年安定下来,就不好开这个口了。”
石守信给羊祜出了个主意:将蜀地大户家的田亩,拿一半出来均田。之所以不能拿更多,那是因为过犹不及,一刀下去太狠,就会把蜀地大户逼反了。
“在涪城以西屯田如何”
羊祜询问道。
那地方就是石守信前世的德阳市,自然是好地方,却又不在成都脚下。
石守信微微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蜀中疲敝,丁口多死于战乱,薄田不少,人却不够。不如迁徙南中与汉中百姓入蜀屯田。”
羊祜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但最后却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道:“这次你真是长进太多,我都快不认识了。”
“吴国吕蒙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说,更何况是我呢”
石守信哈哈笑道,举起酒杯,跟羊祜碰杯。
他的学识,比起“初始版”的吴下阿蒙,强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二人继续闲聊,等酒喝得差不多时,羊祜这才从怀里摸出一个竹筒,递给石守信。
“晋王知道你和我关系不错,所以让我来送这封信。算是上次你坚持要押送邓艾回洛阳的回复吧。”
羊祜肯定知道这封信里面写了什么,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说。还是那句话,人各有志,他没办法代替石守信做选择。
果然,石守信拆开竹筒上的火漆,拿出里面的纸,展开一目十行看完,就面色微变。
司马昭在信中说:既然邓艾的事情还没弄清楚,你又是假节无法处置他,那就把他押送回洛阳,由廷尉审查吧。此外,我听闻师纂因为在军中粗暴对待士卒,被麾下亲兵深夜袭杀。你在军中执掌军法,不知道可有此事
诶
石守信一愣,没想到司马昭居然问这个。
司马昭说师纂已经死了,可是……师纂现在还活着呀!
石守信把信递给羊祜查看,看完后羊祜摇头叹息道:
“师纂曾经是大将军府主簿,被晋王派到邓艾身边公干。然而,他既没有阻止邓艾偷渡阴平,也没有阻止钟会谋逆。身为大将军府出身的亲信,却没有干成任何一件晋王想办的事。
那些你做成的大事,本该是师纂分内之事。所以晋王疑惑师纂是不是有其他心思,故而有此一问。”
羊祜若无其事的点点头道,似乎早就料到师纂是个期货死人。
说白了,师纂本就是司马昭在伐蜀大军中埋下的一根钉子,结果他尸位素餐,面对邓艾和钟会的胡作妄为,居然起不到一点点制约的作用。
本就是寒门出身的师纂,做事居然如此消极拉胯,跟力挽狂澜,进退有度的石守信形成了鲜明对比。
已经有了石守信这样的“珠玉”,那么既不忠诚,又无能力的师纂,就显得很碍眼了。
在司马昭眼中,没有高贵出身的辣鸡混官场,那就不配活着。
“晋王应该是希望敢当在回程路上杀掉师纂,免得那位回到洛阳以后,晋王封赏他不情愿,不封赏他也不情愿。”
羊祜对石守信解释道。
果然,残酷的乱世,在每一场战争结束后,都会进行战争结算。
有赢家也有输家,遇到苛刻的老板,还要追究绩效。当亲信又摸鱼混日子,有时候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师纂没把司马昭的事情办好,但灭蜀从整体上说还是达到了目的。所以当师纂回洛阳以后,司马昭连看都不想再看他一眼,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论功行赏”。
司马昭显然想杀几个人,为改朝换代立一立威风,师纂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