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炮火(2 / 3)

加入书签

p> 不过好在我军在越军到来之前就已经构筑好了各种工事,战壕、猫耳洞、交通壕……甚至还有许多岩洞都被我们利用起来做为藏兵洞和弹药库……这岩洞上头可是有厚厚的土层,而且下方还有坚硬的岩石支撑着,就算是越军的远程火炮也拿它们没有办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岩洞洞口与交通壕相连,等越军炮轰时就排着队往里躲……外面就丢几个哨兵观察越鬼子的情况就可以了。

越军的弱点呢……就是除了远程炮火之外基本就没什么重装备,公路被我军炮火封锁了嘛,那什么坦克、汽车全都过不来了,还有重型迫击炮、无后座力炮、重机枪、高射机枪等无疑就少了许多……

其实这些玩意本身并不是很重,比如100迫击炮全炮重73千克,同样也是分成炮身、炮架、底坐三个部份让三个人背,82炮全炮重35千克也是分给三个人背……这区别实际上并不是很大。

关键是在于炮弹……100迫击炮每发炮弹重8千克,82迫击炮每发炮弹重3.16千克……也就是说同样的运力运两枚重迫击炮炮弹上来就可以运五枚轻型迫击炮炮弹。再加上这仗一打起来少说也要几百枚炮弹,于是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差太多了。

同样的道理决定了越军不敢也不能带太多的重机枪、高射机枪这些玩意上来,并不是说带不上来,而是因为后勤的运力有限,就算带上来了也是有枪无弹……

这也就是交通对战争的重要性,一旦交通受到了限制,那么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但会影响到反应速度,还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不过幸好是这样……否则我们就要在这518.6高地上承受更大的火力压制了。

现在,越军只能凭借着他们手中有限的轻重武器朝我军发起进攻,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远程火炮能正对着我军阵地打……但越军如果要发起冲锋的话远程火炮总有要停的时候,否则炮弹可不认人,一样也会炸到他们自己身上。

果然没过多久炮声很快就少了许多……这里说的少了许多,是因为轰炸还在继续,只不过大多数是我军的炮兵在轰炸。

“嘀嘀嘀……”岩洞外传来了几声急促的哨声,于是各连的干部很快就把战士们从岩洞中拉了出去。

我的指挥部是在一个相对**的小岩洞,之所以选择小岩洞一是因为指挥部人员并不是很多,除了我和几个参谋外也就是通讯员和警卫员了,另一个原因是上过战场的我知道岩洞其实越小越安全,就像猫耳洞也不适合挖得太大一样的道理。

我拿着望远镜跑出岩洞趴在战壕上一望……这时恰好有一枚照明弹打到了半空,于是战场就在我面前一览无遗……一个个越军端着枪猫腰冒着炮火朝我军阵地冲锋,他们也不愧是被称作王牌部队的320师,个个动作都十分敏捷,而且对炮火的判断也十分准确……在我的望远镜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当他们在弹坑里趴下或是卧倒后,附近总是会有几颗炮弹炸开。

这就是老兵的表现,据说老兵是这么判断炮弹的……如果炮弹的呼啸是尖锐刺耳,那么它的炸点就比较远,根本不用担心,但如果略带低沉像是喘着粗气似的,那不用想了……这炸点就在附近。

当然,战场上的经验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知道这种两种啸声本来就区别不大,而且还要在各种炮弹炸成一团各种噪声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分辩……那就非得的身经百战的战士才能做得到了。

我们眼前这支越军似乎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因为他们已经成功的通过了我军炮火封锁并进入了炮火死角——已经成为废墟的桐棉。

越军并没有忙着进攻,而是趴在山脚下挖着单兵掩体和工事……这当然也是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进攻讲究连续性,只有持续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