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筑牢防线 清风永续(2 / 4)

加入书签

在繁琐的程序和复杂的交易中;二是关联度高,项目、资金、审批权力交织,容易形成利益链条;三是智能化趋势,有些人开始利用新技术手段规避监管。传统的、事后查处的模式,虽然能形成震慑,但成本高,且损害已经造成。”

周海洋和秦风认真听着,示意她继续。

“我认为,当下的监督工作,必须实现从被动查案向主动防控转变,从侧重事后惩治向注重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延伸。核心是将监督嵌入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就像给权力装上‘GPS’和‘防火墙’,实现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及时纠偏。”李静提出了“嵌入式监督”的理念。

秦风对此深表赞同:“李静书记说到了关键。监督不能是‘隔岸观火’,更不能是‘马后炮’。必须深入权力运行的肌体内部,实现同步同轨。对于重大项目,纪委监委是否可以提前介入?”

李静肯定地回答:“完全可以,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比如,对雾江长廊这类重大工程,我们可以试行‘纪检、审计、财务、法律’四位一体的嵌入式监督模式。在项目立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工程变更、资金支付、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设置监督‘哨位’,由纪委监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加,进行联合评审、现场监督、风险提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第一线。”

周海洋一拍桌子:“这个思路好!就叫‘嵌入式监督’!要尽快形成具体方案,选择几个重大项目先行试点。纪委监委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也要坚决把滥用权力的手斩断!需要市委、市政府提供什么支持,你们尽管提!”

这次谈话,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一场以创新监督模式、强化权力制约为核心的战役,悄然打响。

很快,“嵌入式监督”试点在投资额巨大的雾江生态文化长廊二期工程中启动。工程指挥部里,多了一个特殊的席位——市纪委监委重大项目嵌入式监督工作组。

在一次重要的工程材料采购招标评审会上,监督工作组列席会议。评审专家们正在对几家投标企业的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审。突然,工作组组长、纪委监委常委老张举手示意,提出了疑问:“各位专家,我对A公司的投标报价有些疑问。根据我们掌握的同品类材料近期市场均价,A公司的报价低了将近15%,这不符合常理。能否请A公司代表解释一下,在保证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如此低价的成本构成是什么?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的风险?或者,是否存在‘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潜在可能?”

老张的问题,专业而犀利,直指要害。会场瞬间安静下来。评审专家们有些愕然,负责采购的指挥部工作人员面露尴尬。A公司代表支支吾吾,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最终,在监督工作组的建议下,评委会启动了对A公司的深入质询和外围调查,发现其确实存在业绩造假和供应能力不足的重大风险,最终取消了其中标资格,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质量和廉政问题。

这件事在工程指挥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些原本认为监督是“走过场”的干部,开始真正重视起程序和规矩。监督工作组并非一味找茬,而是帮助指挥部堵塞漏洞,完善内控机制。他们推动建立了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工程变更“联合会签”制度、资金支付“三级审核”制度,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类似的嵌入式监督,逐渐推广到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国有企业重大投资、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纪委监委的身影,出现在项目评审会、资金调度会、资产处置会的现场,监督从“软约束”变成了“硬杠杠”。

面对日益复杂的腐败手段和庞大的监督对象,传统的“人盯人”模式难以为继。李静带领纪委监委团队,将目光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