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深水激流 暗礁丛生(2 / 3)

加入书签

“稳定大局”、“保障民生”、“防止风险”的制高点上,但核心就一个字:“拖”。用复杂的现实问题作为挡箭牌,试图将激进的改革拉回“循序渐进”甚至“按兵不动”的轨道。

张伟副市长忍不住反驳:“赵董,李总,问题肯定有,但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改革。正是因为包袱重、机制僵,才更需要通过混改引入活水!至于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监管来保障,不能因噎废食!”

刘玉凤也冷静地指出:“稳定是前提,但发展是硬道理。不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机制性矛盾只会越积越深,最终可能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会场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支持改革与变相阻挠的观点激烈碰撞。秦风始终面色平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他清楚,这仅仅是水面上的第一圈涟漪,真正的暗流还在

专题会议后,改革方案并未如预期般迅速推进,反而在各种“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等待上级更明确细则”、“协调相关方利益”的借口下,进展缓慢。更令人警惕的是,一股针对改革的隐性抵制浪潮开始涌动,手段更为精巧。

一是“数据质疑”。 很快,一些匿名材料开始在市直机关和部分老干部中小范围流传。材料声称,混改方案中对国有资产的评估存在“低估”嫌疑,可能导致“国资流失”;引入的社会资本背景“复杂”,可能“侵吞优质资产”;打破垄断会“导致大量国企职工下岗”,影响社会稳定。这些材料数据看似详实,分析“专业”,极具迷惑性。

二是“舆论造势”。 本地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忧国忧民”的帖子,标题诸如《江泉国企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警惕以改革之名行私有化之实》、《谁在觊觎我们的优质国有资产?》。文章不直接攻击市委市政府,而是以“关心江泉发展”、“维护职工利益”的面目出现,片面解读政策,夸大改革风险,煽动焦虑和对立情绪。幕后推手隐蔽,难以追查。

三是“向上渗透”。 秦风陆续接到几位退下来的老领导的电话,语气关切地询问改革情况,委婉地提醒“稳定压倒一切”、“步子要稳一点”、“要充分考虑江泉的实际情况”。甚至省委相关厅局也有人打来电话,侧面了解情况,暗示“

这种“软抵抗”,不像公开反对那样容易对付。它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混乱;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占据道德高地;通过非正式渠道施压,让你有劲使不出。其目的,是营造一种“改革冒进、风险巨大、反对者众”的舆论氛围,从而迫使决策者退缩。

面对这股暗流,秦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天晚上,他将刘玉凤和张伟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三杯清茶,灯光下三人面色凝重。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秦风开门见山,“现在不是明刀明枪的争论,而是暗箭难防。你们怎么看?”

刘玉凤眉头紧锁:“很明显,是既得利益集团在反扑。他们不敢正面反对改革,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混淆视听,施加压力。特别是利用老同志和上级部门来影响我们。”

张伟语气激动:“太可恶了!这是要把水搅浑,让我们投鼠忌器!秦市长,我们不能让步!一旦让步,不仅这两项改革泡汤,以后任何触及利益的改革都别想推动了!”

“道理我们都懂。”秦风沉声道,“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破局?舆论在发酵,上面的关切也来了。如果我们强行推进,万一过程中真出点问题,比如职工安置没处理好,或者引入的资本出了问题,他们就会把责任全部扣到我们头上,说我们‘蛮干’、‘乱作为’。”

办公室里一阵沉默。这是一场政治智慧和斗争策略的严峻考验。

“我们必须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