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授人以渔 筑梦未来(2 / 3)

加入书签

和技能短板进行精准摸排。同时,向重点企业征集急需的岗位和技能要求。我们要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劳动者想学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二是整合各方资源。 “要充分调动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可以采取‘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师资和场地,政府给予补贴和认证。要把社会力量都动员起来!”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 “要灵活多样,线上线下结合。对于在职或需要照顾家庭的,可以开设夜校、周末班,利用网络课程。培训内容要实用,理论少讲,多上手操作,争取‘毕业即上岗’。”

四是资金保障多渠道。 “财政局要盘活存量资金,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就业补助、技能提升专项资金。可以探索‘培训券’制度,让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财政根据培训成果和就业率进行结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和细致的方案打磨,《江泉市“技能江泉”万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草案终于形成。计划明确提出,在未来一年内,为全市至少一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提供免费、精准、高质量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

计划一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便迅速启动。启动仪式在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礼堂举行,能容纳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台下坐满了怀着期待和些许不安的学员。

刘玉凤站在台上,没有用稿子,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渴望改变的面孔,动情地说:“各位乡亲,各位工友!我知道,大家心里可能有些迷茫,有些担心。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学不会,担心学完了找不到工作。我想告诉大家,学习新技能,什么时候都不晚!市委市政府推出这个计划,就是要为大家撑腰,给大家赋能!我们请来了最好的老师,联系了最需要人的企业。只要大家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新本领,端上新的‘饭碗’,迎来新的生活!”

她的话朴实而充满力量,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原江泉纺织厂的下岗工人李师傅激动地对身旁的老伙计说:“听见没?政府没忘了咱们!这回得下狠心学出个样来!”

培训全面铺开。在市职业技术学院,新开设的“智能制造技术班”里,学员们围着崭新的数控机床,认真聆听老师讲解编程;在电商产业园的实训基地,“新媒体营销班”的学员们学习着直播带货的技巧;在农业合作社的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班”的学员们在专家指导下实践生态种植技术;甚至在社区活动中心,也开设了面向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养老护理班”和“家政服务班”。

刘玉凤经常不打招呼地走进各个培训课堂,查看教学情况,与学员交流。

在养老护理班,她问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学得吃力吗?”

大姐笑着回答:“开始觉得难为情,现在觉得挺好!老师教得耐心,这活儿有爱心就能干好,将来不愁没工作!”

在智能制造班,她鼓励年轻的班长:“你们是江泉未来的技术骨干,好好学,将来靠技术吃饭,最硬气!”

这些对话,让刘玉凤倍感欣慰。

几个月后,首批培训班陆续结业。结业典礼暨专场招聘会在市体育馆举行,气氛热烈得像一场盛会。

经过严格考核的学员们,手持技能等级证书,自信地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许多企业看中了这批经过系统培训、实操能力强、就业心态稳的学员,纷纷抛出橄榄枝。

李师傅成功应聘上了一家环保设备公司的质检员岗位,月收入比在纺织厂时还高了一截,他激动地给刘玉凤发短信:“刘市长,我上岗了!感谢政府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

那位参加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