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兵分两路(2 / 3)

加入书签

凤走访了几家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一家纺织厂的老板满面愁容地诉苦:“刘市长,不是我们不想转型,是太难了!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技术更新投入巨大,银行贷款门槛又高。我们也想搞智能化改造,可人才、技术从哪里来?眼看着订单减少,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另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负责人则反映了审批流程复杂、各项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的问题。工人们则更关心技能培训和企业稳定,担心失业。

刘玉凤仔细听取企业诉求,查看了生产车间,与一线工人交流。她意识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仅仅靠行政命令和环保压力,更需要精准的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金融服务,要帮助企业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田间地头:泥土的芬芳与困惑

在东风县的田间地头,刘玉凤挽起裤脚,走进稻田,与正在劳作的农民交谈。一位种粮大户道出了心声:“粮食价格上不去,农药化肥种子成本年年涨,忙活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都跑城里打工去了。我们想搞绿色种植、特色农业,但缺技术、缺信息,更怕种出来卖不掉。”

一位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社长则反映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冷链物流成本高导致优质农产品“出村难”的问题。还有村民提到农村养老、医疗资源匮乏,空心化严重。

刘玉凤一边听,一边记录,心情复杂。她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潜力,也感受到了农民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焦虑。乡村振兴,必须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增收”的核心问题。

傍晚,两路调研队伍返回市政府。秦风和刘玉凤顾不上休息,立即在秦风办公室召开碰头会,交流调研情况。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两人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笔记本和收集来的材料。秦风首先开口,语气沉重:“玉凤市长,我今天看到的、听到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具体、还要迫切。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希望有个安全、方便、温暖的居住环境。但我们过去的工作,离群众的要求差距太大了。老旧小区改造,刻不容缓,必须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

他列举了幸福苑小区存在的具体问题,每一个细节都触目惊心。

刘玉凤接着汇报:“我这边情况也很复杂。工业企业普遍感到转型压力巨大,急需引导和帮扶,否则可能引发失业等社会问题。农业农村方面,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突出。我们的政策,需要更加精准地滴灌到这些痛点上去。”

两人越谈心情越沉重,也越谈思路越清晰。这次下沉调研,像一次精准的“CT扫描”,清晰地暴露了江泉发展肌体上最深层的病灶。它让他们摆脱了文件报表的抽象,直面了最真实、最鲜活的市情民意。

夜深人静,秦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重新翻看调研笔记。那些质朴而急切的话语,那些充满期盼又带着些许无奈的眼神,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提起笔,在稿纸上写下初步的思考:

立即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以幸福苑小区为试点,全面摸排,分类施策,重点解决水电气暖、无障碍设施、停车、环境等突出问题,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机制。预算调整中优先保障此项投入。

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方案”: 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提供技术改造补贴,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简化审批流程,切实为企业减负,稳住就业基本盘。

深化“乡村振兴特色行动”: 聚焦绿色农业、品牌打造、电商销售、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探索“订单农业”、“农旅融合”等新模式,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