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对不起(1 / 3)

加入书签

第59章 对不起

医生例行查完房,又挂了三瓶点滴,晚些时候姑父一家人拎了水果过来坐了一会,少不得嘘寒问暖一番。

姑父许慎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外形清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话不多,寥寥几句问清楚了来龙去脉,便微微颔首不再多说。他一直在县『政府』大院里上班,去年刚刚被提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之下,倒也渐渐养成了一副沉稳内敛的『性』子。不过当他听到整整一个下午,学校里没有一位老师或领导前来探望时,还是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

当年小学毕业的姑父转业后分到县『政府』当司机,后来竟然靠着写得一手好字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调到办公室当一名文职秘书,才慢慢有了今天的成就。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按照古代官场的划分,甚至连芝麻官都算不上,但在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的社会里,也算得上事业有成。为这事李炀小时候没少被老爸抓来练字,那些硬笔书法名家诸如庞中华、卢中南、田英章等等,凡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字帖都让练了个遍。

姑姑见李炀气『色』渐好,也渐渐放下心来。而许晴则显得有些大惊小怪,相比于李炀的伤势,她明显对他舍身夺刀救人的情节更感兴趣,不停地晃着他的手追问他是否学了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完全无视了李炀胳膊上的伤势。

难道现在连女孩儿也开始流行看武侠小说了吗?想当年,男看古龙金庸女爱三『毛』琼瑶,和牛顿三大定律一样成为学生界公认的定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双方各看各的,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这丫头片子竟然会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如此感兴趣,让李炀大为诧异,但转念想到姑父一家从小把她当男孩子来养也就释然了。

送走了姑父一家三口,李炀以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事与愿违的是,刺鼻的消毒水气味、病床滚轮与地板摩擦发出的刺耳声音以及隐隐约约的呻『吟』哀嚎声,让李炀辗转反侧,几度从梦中被惊醒。

早上萧晓和刘婧推开房门后,看到李炀蓬松着头发,双眼通红地坐在病**,均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让李炀喜出望外的是,她们俩给李炀带了些衣物和盥洗用品过来。在她们的帮助下,洗漱完毕,李炀终于找回了清清爽爽的感觉,从昨天到现在没洗脸刷牙,让他难受得要死。

早餐是萧晓她们在路上买好的,每人一杯豆浆,一只锅盔。川人爱吃锅盔是出了名的,李炀也不例外,可惜学校里的早餐从来都是千篇一律的包子豆浆,这还是李炀重生以来第一次吃到锅盔。他望着『色』泽金黄飘香四溢的锅盔,忍不住垂涎欲滴,拿过来咬上一口,那滋味,啧啧,真是酥香甘甜,香盈双颊。

锅盔这种小吃种类繁多,在国内很多省份均有流传,做法各异,味道也大相径庭。巴蜀锅盔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苦于没有能长时间保存的行军干粮,便命人将面粉制成烧饼一样的干粮,后称锅盔。千百年以来,锅盔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种深受大家喜欢的美食,在民间蔚然成风。

清晨,走在巴蜀各地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吃锅盔的人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有睡眼惺忪的白领,有满脸疲倦的旅者,有穿着时髦的小年轻,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惜的是,锅盔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想起后来味道不怎么样却风靡全国的掉渣烧饼,李炀不由得大为感叹,果然是酒香还怕巷子深啊。

上午10点左右,李炀依然挂着吊瓶,无所事事的躺在**。萧晓和刘婧分别坐在病床两侧的凳子上,各自拿了书本看得入神。马上就要再一次面临月考,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也好,能多考几分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