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舌战(2 / 3)
殿而去。
听到六甲神兵赵谌忽然眼神一冷,轻轻甩来宋钦宗的手下跪道:“皇上,守城之将士正在浴血奋战,但敌众我寡,城池将破,潼关被围,此次儿臣只带来数百人马,难解汴京之危,以儿臣之建,立刻发出勤王之令,撤去所有不遵圣旨的各路节度使,下令汴京各处囤积粮草,粮食定点供应,保证军士的食物充足,多用火器御敌,兵士轮番交替守城,而那郭京那是杂耍卖艺的骗子,应该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赵谌一边说一边杀气凛然的看向汴京守御使孙傅,孙傅一惊,身上冷汗直流,只能低下头,不敢和赵谌目光相对。
宋钦宗对赵谌当众甩开他的手有些不悦,更对赵谌对神灵一般的郭京大师出言不逊,心中对赵谌的不喜变为恼怒,上位者做得久了,难免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算知道是对的,也同样会内心排斥,何况宋钦宗从不认为郭京是个骗子,宋钦宗忽然冷冷道:“郭京乃是上师,自损阳元保我大宋江山,你身为太子,怎可在此妖言惑众,立刻离去,若再敢胡言定然治你的罪。”
赵谌站起来,劝谏道:“国之将破,如何可以信任妖人之言,这满朝文武,有几人真正是在为大宋分忧,皆乃酒囊饭袋之徒。”
赵谌之言让朝中大臣心生怨恨,但没人敢出言驳斥赵谌,一人居然上前道:“太子是督促下官等人勤勉为政,乃是鞭策,我等自当向太子殿下学习,更好的为大宋,为天下百姓谋求好的将来。”此人面色恭敬,言辞情真意切,好似真得被赵谌的言语所鞭策,似乎想要重新做人一般,这个不知名的大臣,赵谌并无印象,但赵谌知道这里的满朝文官并无大用,皆是损害大宋之蛀虫,哪里有改过的可能。
突然一人,此人相貌堂堂,生得十分白净,嘴上两缕微须,两眼炯炯有神,上前对赵谌先是一礼道:“太子久居边塞之地,为我大宋戍边守城,实乃劳苦功高,太子殿下怒斥我等,是爱护我等,我等自然虚心接受,但为臣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下职官各得任其职也,每日处理之公文数载马车方可移动,这些太子可能不知,我等等之艰辛一时言语不可道也,还请太子殿下体谅。”
赵谌上下打量发言之人,此人言语之中颇含道理,条理清晰,字字珠玑,现在在外人看来倒是赵谌失礼在先了,一番言语好生犀利,赵谌冷声道:“就算你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否认你等致使北宋军队处处受到掣肘,对抗外族屡遭失利,不能否认金兵已经包围汴京,城池岌岌可危,更不能否认我北宋连年割地赔偿,尽屈辱之事。”赵谌忽然一惊,如此正好说到宋钦宗的痛处,一时和此人辩论,倒忘了宋钦宗的面子。
果然赵谌看向宋钦宗,宋钦宗面色难看,有些愠色,那相貌堂堂的大臣不紧不慢的道:“太子此言差矣,大宋之所以屡遭败北,是兵士不够拼命,将领领导无方,致使大败,而外族进攻我大宋,乃是朝中一些主战派多次请战,挑衅周边外族,我大宋天朝乃是礼仪之邦,用仁义让四海臣服,何须刀兵,太子难道没有听闻孟子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吗?”
赵谌冷笑道:“圣贤可没有教我们做亡国之士。”
“请太子慎言。”朝中大臣皆道。
“好,果然厉害,你叫什么,如此口才算是个人才。”赵谌淡然的看着此人。
“在下秦桧,承蒙皇上垂青任御史中丞。”赵谌心中一愣,突然哈哈大笑,抽出长剑朝着秦桧冲去,虽然赵谌来此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但见到这个祸国殃民的秦桧,赵谌自然起了必杀之心,秦桧虽然满腹锦纶,口才出众,但依然是一介文官,顿时怔在原地,看着剑锋愈发接近,赵谌心中一喜,如果能杀了秦桧,就算得罪宋钦宗也算值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