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贾诩(3 / 4)
> 随即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贾诩的这一决策,不仅让张绣得以善终,更让自己成功跻身曹操集团的核心层。
他精准地洞察了曹操的野心、格局与需求,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和张绣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归附曹操后,贾诩凭借其过人的智谋,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成为曹操麾下重要的谋士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战事胶着,曹操军粮将尽,心中十分忧虑,便问贾诩该如何应对。
贾诩回答道:“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这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而不能取胜,是因为您过于追求万全之策,不敢冒险。若能抓住时机,果断出击,很快就能决出胜负。”
曹操听后深受启发,随即率军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最终大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打算顺江而下,讨伐孙权和刘备。
贾诩劝阻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意思是说,曹操刚刚平定北方和荆州,应该先安抚百姓,发展生产,让江东地区的人自动归附,而不是急于用兵。
然而,此时的曹操正值志得意满之际,并未听从贾诩的建议,执意率军东进,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经此一役,曹操更加认识到贾诩的远见卓识,对他愈发倚重。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起兵反叛,曹操率军西征。
双方在潼关对峙,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
贾诩向曹操献上离间计,让曹操先与韩遂单独会面,故意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显得两人关系亲密,又在给韩遂的信中多处涂改,让马超等人怀疑韩遂与曹操暗中勾结。
马超等人果然中计,互相猜忌,军心涣散。
曹操趁机率军出击,大败关中联军,平定了关中地区。
此计的成功,充分展现了贾诩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心的精准操控。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贾诩与其他人不同,他从不主动献计,只有在曹操询问时才会发表意见,而且每次都能切中要害。
他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因此始终保持低调,不结党营私,不参与派系斗争,一门心思只为曹操出谋划策。
他的儿子贾穆、侄子贾访也都极为低调,从不仗势欺人。
随着曹操年事渐高,立储之事逐渐提上日程。
当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许多大臣都卷入其中。
贾诩深知立储之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因此始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有一次,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储的看法,贾诩却沉默不语。
曹操问道:“你为何不说话?”
贾诩回答道:“我正在思考一件事。”曹操追问:“思考什么事?”
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
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废长立幼,导致儿子们互相争斗,最终身死国灭。
曹操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贾诩的意思,随即下定决心立长子曹丕为太子。
贾诩的这一回答,既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可谓是滴水不漏。
曹丕被立为太子后,对贾诩十分感激。
黄初元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