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赵嫣(3 / 7)

加入书签

"将军可佯攻左翼,吸引敌军主力,再派精锐奇袭右翼。"

她在帐中推演,"麴义虽勇,却性情急躁,必倾巢而出,届时中军空虚,便是破敌之机。"

公孙瓒依计行事,果然大胜。

战后清点战利品时,士兵从袁绍的辎重营里搜出一箱书信,全是朝中大臣与袁绍的密函。

诸将都主张公开这些信件以打击袁绍声望,赵嫣却道:"乱世之中,人心易变。不如将信件全部烧毁,示以宽容,或许能让那些摇摆不定者归附。"

公孙瓒起初犹豫,最终还是采纳了她的建议。

消息传开,果然有不少郡县倒戈归顺。

有人不解,赵嫣解释道:"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烧毁信件看似示弱,实则是收服人心的上策。"

这年深秋,赵嫣收到常山传来的消息:姑母已带着族人重返真定,重建家园。

她站在幽州的城楼上,望着南飞的雁群,忽然想起父亲教她的《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她想,这乱世的风雨再大,只要人心不散,总有云开月明的一天。

兴平元年,公孙瓒在易京修筑高楼,囤积粮草,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意进取。

赵嫣看着帐中堆积如山的文书,许多郡县的求援信都被搁置,心里渐渐生出忧虑。

"将军,袁绍已吞并冀州,下一步必攻易京。"

她拿着探报进言,"咱们应主动出击,联合黑山军夹击,否则只会坐以待毙。"

公孙瓒却抚摸着新得的美人,不耐烦地挥手:"我有易京楼,楼高十丈,粮可支三年,袁绍奈我何?"

赵嫣还想再劝,却被严纲拉住。"姑娘别再说了,将军近来只信卜筮之言。"严纲低声道,"昨日他还让道士作法,说能让袁绍的军队不战自溃。"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白马将军"变得如此昏聩,赵嫣的心一点点冷下去。

她想起父亲说的"良禽择木而栖",开始暗中联络那些仍有血性的将领,为将来做打算。

这年冬天,袁绍果然围攻易京。

公孙瓒被困在高楼里,竟下令"敢出战者斩",眼睁睁看着外围的营寨被一一攻破。

赵嫣冒着箭雨登上城楼,见袁绍军在城外筑起土山,架设云梯,急得对守城将士大喊:"放火箭!用滚石砸!"

有士兵犹豫:"将军下令不许出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赵嫣拔出青萍剑,亲自点燃火箭,"难道要等城破后,让妻儿老小都沦为俘虏吗?"

士兵们被她的气势感染,纷纷拿起武器抵抗。

激战中,一支流矢射中赵嫣的左臂,她咬牙拔出箭簇,用布条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

严纲带人赶来支援,见她血染征袍,急道:"姑娘快下去休息!这里有我!"

"城不破,我不退!"赵嫣的声音因失血有些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带一队人从地道出去,绕到敌军后方放火,我在正面牵制!"

这是她们在界桥之战中用过的战术,严纲立刻领会,带着亲卫消失在地道入口。

赵嫣则登上望楼,用红旗指挥调度:红旗指东,箭雨便向东射;黄旗挥西,滚石便向西砸。袁绍的攻势竟真的被暂时遏制。

然而大势已去。

三日后,易京的地道被袁军挖通,高楼最终陷落。

公孙瓒自焚而死,死前望着火光中的赵嫣,忽然喊道:"悔不听汝言!"

城破的混乱中,严纲带着赵嫣和数百残兵杀开一条血路,逃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