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孙休(4 / 4)

加入书签

他让人把养子孙綝叫来——这个当年在芦苇丛里捡来的孩子,如今已是羽林郎。

孙休看着他,眼神复杂:\"你...要护着弟弟,别学...别学当年的孙綝。\"

他说的是那个被处死的权臣,孙綝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臣谨记陛下教诲。\"

弥留之际,孙休忽然问:\"外面...是不是有白鱀豚的消息?\"

张布愣了一下,连忙说:\"江边的渔夫说,最近常看到白鱀豚,说是陛下仁德感动了江神。\"

孙休笑了,像个孩子:\"那就好...那就好...\"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孙休驾崩,享年三十岁。

谥号景帝,葬在定陵。

下葬那天,建业的百姓自发地在路边摆上清水白烛,有老人哭着说:\"这样好的皇帝,怎么就走得这么早?\"

后来,西晋灭吴时,有个老兵还记得,景帝在位时,他家里的粮仓总是满的,孩子能去学堂读书。

城破那天,他抱着孙子躲在破庙里,说:\"当年景帝在时,可安稳了...\"

江水依旧滔滔不绝地向东流淌着,仿佛孙休的一生一般,平静而又波澜不惊。

他的人生道路并没有经历过惊涛骇浪般的起伏,但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道温润而独特的印记。

这道印记,就如同他当年在虎林江边偶然捡到的那枚鹅卵石一样。

那枚鹅卵石虽然并不耀眼夺目,但经过岁月的磨砺,却散发出一种最为温润的光泽。

这种光泽,既不张扬,也不刺眼,只是静静地存在着,给人一种宁静而安心的感觉。

孙休的一生或许也是如此,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的痕迹。

他的存在,就像那枚鹅卵石一样,虽然平凡,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展现出了最真实、最温润的一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