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张合(3 / 4)

加入书签

成犄角之势,打算“以战养战,待蜀军粮尽自退”。

双方对峙五十余日,一日,张合登上了望台,见山下百姓在田间劳作,忽然心生一计:他命士兵伪装成百姓,混入蜀军后方,侦察到一条隐蔽的山间小路。

正欲派兵绕道时,却不知张飞早已识破其计,在小路两侧埋下伏兵。

当张合率轻骑进入峡谷时,突然听到一声胡哨,山上滚木礌石齐下,曹军顿时大乱。

张飞率铁骑从后方杀出,张合“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三国志·张合传》),此役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罕见的惨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爆发,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军心大乱。

张合在乱军中接到败报,立刻飞马驰往夏侯渊大营,只见军旗倒地,士兵四散奔逃。

他跃上一块巨石,拔剑高呼:“夏侯将军已亡,吾乃张合!愿随我者,列阵迎敌!”

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威望,他迅速收拢残部,将军队撤至阳平关,依托关隘布下“重弩阵”和“拒马桩”。

刘备率大军来攻,见关防森严,不禁叹道:“向使夏侯渊善用张合,吾安得至此?”

直至曹操亲率援军抵达,西线战局才趋于稳定。

曹操拍着张合的肩膀说:“昔日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今儁乂临危不乱,真社稷之臣也!”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伐吴,命张合随曹真进攻江陵。

这是张合首次指挥水军,他却不显慌乱,先命人绘制长江水势图,发现江陵城北的百里洲是关键——此洲位于长江中央,若控制此处,即可切断江陵与外界的联系。

他亲率楼船舰队,以“蒙冲斗舰”为前锋,强弩手列于船首。

吴军将领孙盛率水军来战,张合却命舰队散开,以“放风筝”战术消耗敌军:每当吴船逼近,便以楼船上的投石机投掷火石;待其退去,则擂鼓追击。

如此反复三日,孙盛军疲惫不堪,张合趁机命士兵登上百里洲,砍伐芦苇制成火筏,顺流而下焚烧吴军营垒。

此役过后,孙权遣使请和,曹丕赞张合“能步能骑,亦能水战,真吾之韩信也”。

太和元年(227年),陇右羌胡叛乱,张合奉命西征。

他率军抵达枹罕(今甘肃临夏),却不急于开战,而是派遣使者携带汉胡双语的《招降榜文》,遍贴各部落:“降者,仍居故地,免三年赋税;战者,诛灭三族。”

同时,他命士兵在边境屯田,展示曹军的粮草储备,羌人首领见曹军“兵强马壮,耕战有序”,渐渐放下戒心。

对于顽固的叛乱部落,张合则果断出击。在葵园峡之战中,他利用羌族骑兵“善散战、不善列阵”的弱点,以“车阵”围之——将战车围成圆形,步兵持长矛于阵内,骑兵藏于阵后,待羌军冲至近前,突然从车阵缝隙中射出弩箭,随后骑兵杀出。

此役过后,陇右诸胡“望风归附”,张合也因功晋封“征西车骑将军”。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陇右三郡响应,关中震动。

曹叡急召张合进宫,将节钺交到他手中:“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张合率军星夜驰援,抵达街亭时,见蜀汉先锋马谡屯兵于南山之上,不禁哑然失笑:“谡徒能读父书,岂知实战?”

他先命人切断山下水源,然后围山而不攻,静待蜀军自乱。

三日后,山上缺水,士兵“饥渴难忍,自相践踏”,马谡下令突围,却遭张合伏兵夹击。

此战蜀军“士卒离散,死者甚众”,街亭一失,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得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