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司马相如(3 / 4)
的蜀人杨得意告诉汉武帝,此赋的作者正是自己的同乡司马相如。
汉武帝大喜,立即召见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进宫后,对汉武帝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之事,不足为道,臣愿为陛下创作一篇描绘天子游猎的赋。”
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着名的《上林赋》。
在赋中,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上林苑的壮丽景色和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
从雄伟的山川河流到灵动的飞禽走兽,从宏伟的宫殿楼阁到热闹的歌舞宴乐,无不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河江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淫淫裔裔,缘陵流泽,云布雨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罴,足壄羊,蒙鹖苏,绔白虎,被班文,跨壄马,凌三嵕之危,下碛历之坻。径峻赴险,越壑厉水。椎蜚廉,弄獬豸,格虾蛤,鋋猛氏,羂騕褭,射封豕。箭不苟害,解脰陷脑,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赋的结尾,司马相如委婉地劝谏汉武帝要节俭,不要过度沉迷于享乐,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忠诚与担当。
汉武帝对《上林赋》赞不绝口,当即任命司马相如为郎官。
建元六年,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出使巴蜀,开通夜郎道。
唐蒙征发巴、蜀二郡的大量士卒,在施工过程中,又用战时法规处死了大帅,这一举措引起了巴蜀百姓的恐慌和反抗。
汉武帝得知后,派司马相如前往安抚。司马相如抵达巴蜀后,写下了《喻巴蜀檄》,向百姓说明唐蒙的行为并非朝廷本意,朝廷的目的是为了开辟西南边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檄文中,司马相如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安抚了巴蜀百姓的情绪,平息了这场风波。
司马相如回到长安后,向汉武帝汇报了巴蜀的情况,并建议开通西南夷。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夷。
司马相如再次来到蜀地,受到了蜀郡太守及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卓王孙和临邛的父老们也来到他的门下,献上牛羊美酒,表达对他的敬意。
司马相如顺利平定了西夷,邛、筰、厓、駹、斯榆等地的君长纷纷请求成为汉朝的内臣。
他拆除了旧有的关隘,扩大了边关,使汉朝的西疆直达沫水和若水,南疆到达牂柯,并开通了灵关道。
回到长安后,司马相如向汉武帝汇报了出使的成果,汉武帝龙颜大悦。
然而,蜀地的一些老者和朝廷中的大臣对开通西南夷表示反对,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司马相如本想当面劝谏汉武帝,但考虑到朝堂上的复杂局势,他决定着书立说,写下了《难蜀父老》。
在文中,他以蜀郡父老的口吻提出疑问,然后通过使者的回答,深入阐述了开通西南夷的重要意义。
从政治稳定到经济发展,从文化交流到国家统一,他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成功说服了众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相如在官场逐渐受到排挤,有人诬告他收受贿赂。
汉武帝听信了谗言,将他免官。
离开官场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了茂陵,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尽管生活平淡,但司马相如依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大人赋》等作品。
在《大人赋》中,他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幻的神仙世界,表达了对自由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