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李牧(3 / 4)
p> 弓箭手十万人,他们拥有强劲的臂力和精准的箭术,是战场上的远程打击力量。
李牧对这支庞大的军队进行了详细的作战部署。
为了迷惑匈奴,他故意放出大批牲畜,让百姓在城外放牧,仿佛赵国边境又恢复了往日的松懈。
匈奴见状,派出小股部队前来抢掠。李牧佯装不敌,让匈奴轻易得手。
匈奴单于得知后,以为赵军不堪一击,便率领全部兵力大举进犯。
李牧见匈奴中计,立即展开了预先部署好的战术。
他先以战车部队在前方列阵,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将匈奴骑兵引入包围圈。
接着,用弓箭手进行远程攻击,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般射向匈奴军队,一时间,匈奴阵中惨叫连连。
最后,派出精锐骑兵从两翼包抄,对匈奴形成合围之势。
匈奴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被赵军的突然反击打得措手不及。
在赵军的猛烈攻击下,匈奴军队四处逃窜,互相践踏。
李牧指挥赵军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斩杀匈奴十余万骑,彻底击败了匈奴。
这一战,匈奴元气大伤,在十几年内不敢再靠近赵国边境,赵国边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李牧在击败匈奴后,声名远扬。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赵国上下的一致认可,成为了赵国的支柱将领。
然而,战国的局势风云变幻,赵国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来自北方的匈奴,还有西方日益强大的秦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增强,开始了统一六国的征程。
赵国作为秦国东进的重要障碍,成为了秦国的首要目标。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大将桓齮攻打赵国,在平阳大败赵军,斩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赵国上下震惊,赵王紧急召回李牧,任命他为大将军,抵御秦军。
李牧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在宜安与秦军对峙。
他深知秦军强大,不可贸然进攻。
于是,他采取了筑垒固守的策略,在宜安城外修筑坚固的营垒,深挖壕沟,设置鹿角等障碍物,等待秦军的破绽。
桓齮见李牧坚守不出,便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率军攻打肥下,企图引诱李牧出兵救援,然后在途中设伏。
李牧识破了桓齮的计谋,不为所动。
他对部下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兵家所忌。”
他一面加强营垒的防守,一面派侦察兵密切关注秦军的动向。
当他得知秦军主力攻打肥下,营中兵力空虚时,立即率领大军直捣秦军大营。
秦军大营留守兵力薄弱,根本无法抵挡赵军的进攻。
赵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秦军大营,砍杀秦军士兵,焚烧秦军营帐。
桓齮得知大营被袭,急忙回师救援。
李牧在秦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伏兵,以逸待劳。
秦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进入赵军的包围圈后,遭到了赵军的突然袭击。
李牧指挥赵军奋勇杀敌,秦军大败,桓齮仅率少数残兵逃脱。
这一战,史称宜安之战,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他的威名传遍了六国。
各国纷纷对李牧的军事才能表示钦佩,赵国也因李牧的存在,暂时遏制了秦国东进的步伐。
宜安之战后,秦国暂时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但并没有放弃灭亡赵国的野心。
秦国深知,李牧一日不死,赵国就难以被彻底征服。
于是,秦国采用了反间计,企图从内部瓦解赵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