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箕子(3 / 4)
如焚。
他深知,若不及时劝谏纣王,商朝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多次进宫,向纣王进谏。
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大王,如今您大兴土木,修建鹿台,致使民力枯竭;加重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又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长此以往,我商朝的根基必将动摇,望大王能以天下苍生为重,悬崖勒马,改过自新。”
然而,纣王对箕子的劝谏不仅置若罔闻,反而心生厌烦。
但箕子并未因此而放弃。
他坚信,作为商朝的臣子,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百姓尽最后一份力。
他继续寻找机会,多次向纣王进谏,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然而,纣王已经彻底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他不仅不听从箕子的劝告,反而对他产生了怨恨。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纣王下令将箕子囚禁起来,将他关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牢房中,试图以此来让箕子闭嘴。
被囚禁的箕子身处困境,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他望着牢房狭小的窗户,透过那微弱的光线,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想起了商朝曾经的辉煌,想起了先王们的丰功伟绩,也想起了百姓们那充满期盼的眼神。
他深知,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必须要想办法活下去,为商朝保留一丝希望。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后,箕子决定佯装疯癫。
他开始披头散发,在牢房中胡言乱语,时而大笑,时而痛哭。
他撕扯着自己的衣服,将食物扔得到处都是,做出各种疯傻的举动。
看守他的士兵们看到他这副模样,纷纷认为他真的疯了,便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就这样,箕子在囚牢中度过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时光。
尽管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不断地思考着治国理政的方法,总结着商朝兴衰的经验教训。
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树枝在牢房的墙壁上刻写下来,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文字能够被人看到,为后人提供一些借鉴。
然而,纣王并没有因为箕子的“疯癫”而放过他。
他仍然担心箕子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下令将箕子贬为奴隶,让他与其他奴隶一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箕子虽然身体遭受着折磨,但他的精神却始终高昂。
他与奴隶们一起劳作,在劳动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传授给他们,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生存,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
奴隶们对箕子十分敬重,他们从箕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商朝的局势日益恶化,纣王的统治愈发残暴之时,西方的周部落却在悄然崛起。
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为人贤明,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看到纣王的倒行逆施,心中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姬昌在暗中积蓄力量,招揽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先后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部落,使得周部落的实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1046年,姬昌的儿子姬发联合了其他诸侯,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朝歌进发。
这支联军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支持。
在牧野之战中,商朝的军队与联军刚一交锋,便纷纷倒戈,加入了联军的阵营。
纣王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逃回到鹿台之上,自焚而死。
曾经辉煌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